
今年以来,江苏、广西、河南等多地出现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现象。4月,仅黑龙江一省,就有三个地方被曝光政府违规兴建办公大楼或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的情况。多地新建办公楼闲置,给出的一个共同理由是——“风声紧”(据7月25日《京华时报》)。
各地违规兴建的政府办公楼,媒体曝光的不少,网友在网上贴出来的更多。而去年7月《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发布之后,别说是新楼,就算是老楼,官员办公室面积超标的都要想办法腾退或做隔断。建好的新楼不敢搬,当然也就成了新的一景。
但应该注意的是,政府办公楼或官员办公室的标准不是去年才有,早在1999年,《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就已经出台。可以说,在新的办公楼建设之前,决策者就知道违规,是在明知故犯。这样的办公楼不管住没住人,都并不影响办公楼建设存在违规的定性。
事情违规就应该有人承担责任,就算这些办公楼现在“无人敢住”,也“有人该罚”。因为楼已经盖了,钱已经花了,负面的影响已经产生了,甚至背后的猫腻也都操作过了,如果仅仅因为当事官员迫于反“四风”的压力心虚没有搬进去,就让其躲避过应有的处理,这恐怕说不过去。
古人说“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从个人利益的角度讲,为官一任只不过短短几年,官员就算盖了豪华的衙门也住不了多久,其实是下一任沾光。但官员为什么热衷于盖豪华办公楼?原因在于现在大搞建筑有太多的现实利益。
比如,办公楼一拆一建之间,动辄就是上亿的GDP拉动;比如,标志性的建筑对提高城市的形象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如果官员稍微动动歪心思,就会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所谓“要想富搞建筑”,建一栋豪华办公楼,从征地拆迁,到建设装修,都涉及大笔资金,都有太多牟取私利的机会。花老百姓的钱,自己长脸得好处,官员当然对盖办公楼乐此不疲。
对于“无人敢住”而闲置的办公楼,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盘活现有闲置大楼,这没错。但说实话,这些本来就不应该盖的办公楼,由政府出面“盘活资产”实际上是给以前的错误擦屁股。说文雅点,叫亡羊补牢。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羊丢了我们除了要把羊圈修好,还应该追究看羊人的责任。否则,下次羊还会丢,甚至会有人故意把羊圈弄破。
专家和相关主管部门也承认,杜绝更多违规新大楼出现,才是整治违规办公楼的根本所在。对那些造成土地浪费、占用大笔资金、让群众在后面戳脊梁骨的违规办公楼,不能因为“无人敢住”就万事大吉,而应该追查盖楼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给当地的群众一个交待,让后来者引以为戒。
(刘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