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电力百年”有奖征文
那些与电有关的记忆
小时候,父亲在唐山的一个小镇工作,镇上有个专为各镇属机关单位发电的发电站,离父亲工作的单位很近。每到天黑,发电站就会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然后,我们家的电灯就会亮起来。
记忆中,家里的那盏灯功率仅有十几瓦,但在绝大多数家庭都点煤油灯的年代,它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现代化家电”。遗憾的是,它每天晚上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只有一二个小时,供人们吃完饭、洗过碗,甚至往往来不及铺好床,它就开始“闪三下”,在人们“要断电了”的叹息声中熄灭了。
后来,父亲工作的粮管所买来了柴油发电机,每到收公粮的时候,就由粮管所的王电工发电供全所使用。天刚擦黑,王电工就在机房用摇把拼命摇动发电机,随着摇把越摇越快,发电机发出的轰鸣声也越来越大,然后粮管所各个粮仓门口的电灯就会亮起来。每到这时候,就成了我们小孩子的盛大节日,我们在交公粮的人流中钻来钻去,兴奋得连晚饭都顾不上吃。
那时候,我暗暗立下了个志愿: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电工,像王电工那样,摇把一摇,就摇出千家万户的光明和无数人的欢畅心情。
长大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电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电管站当了一名电工,算是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我工作格外努力,经常吃住在站里。由于工作出色,几年功夫,我就被调到县电业局。
如今,我们县早已实现了“村村通电、家家用电”,许多村庄安装了路灯,人们也早已经习惯了夜晚亮如白昼,再也体会不到当年“闪三下”的电灯为人们带来的欣喜和遗憾,也没有哪个机关单位会再使用既笨重又耗油的发电机了。然而,这些与电有关的记忆,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是它们激励着我从一个对电一无所知的孩童,一步步成长为一名电力工作人员。我庆幸自己与电结缘,我愿意把我的一生,献给祖国的电力事业,做祖国电力事业的一颗螺丝钉。(朱应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