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溅浪花一朵朵
——开滦总医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掠影
专稿 (记者 郑媛媛 通讯员 刘芳)走进开滦总医院,人们无时无处不在感受到一股爱心荡漾,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激起的潮涌。
下面,是从这片“爱心海”里采撷的几朵浪花。
杏林潮水急 暖风海浪涌
2014年6月20日,开滦总医院骨科病房上演了感人一幕——开滦总医院党委书记康向华带领党建部、医教部、护理部、外科党总支的相关负责人,代表总院系统10家分院的941名党员和472名群众来到总院病房,探望“翅膀”男孩王湧淇,送给病人的是鲜花、祝福,递给家长的是6万余元爱心捐款。看到孩子后期手术费有着落了,爱,如潮水般涌向王湧淇父母心头,顿时满眼含泪……
王湧淇家住丰润区新军屯镇山王寨村,家境贫寒。2010年,小湧淇因严重烫伤致使皮肤粘连,导致左手臂与胸部紧紧连在了一起,被称为“翅膀”男孩。小湧淇的不幸遭遇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今年6月初,在《唐山晚报》的爱心帮助下,小湧淇来到了开滦总医院就诊。6月13日上午,历经3个多小时,医院骨科、美容科同台为小湧淇成功实施瘢痕切除、松解手术。
开滦总医院为他减免了部分治疗费,院党委还组织共产党员开展了爱心捐款活动并向全系统发起倡议,帮助“翅膀”男孩王湧淇战胜病魔,渡过难关,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共产党员踊跃参加,广大员工纷纷伸出爱心援助之手。目前,患儿恢复良好即将出院。小湧淇迎来了一个新的人生。
“患者看病不容易。对于生活贫困的患者之家,我们党员干部献出一份爱心,就会让他们感受到世间最真挚的情。”党委书记康向华常常这样教导职工并身体力行。特别是今年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激发了员工为患者捐款、捐物的爱心之举层出不穷,为“三无患者”买饭、购物的感人事迹不计其数。
渔家在江口 潮水入柴扉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服务,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好事!”玉田县散水头镇的村民兴奋地说。
6月中旬,由开滦总医院院长助理高景利带队,选派心内科、神经内科、眼科、药剂科、心电图室等专家,到玉田县散水头镇杨素庄村文化广场,开展了以“送医送药送健康”为主题的下乡义诊活动。义诊活动以综合医疗、预防、保健、宣教等多种形式,以老幼妇贫为服务重点,针对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进行了健康咨询、诊断及一般的治疗。参加义诊的医务工作者不畏酷暑,挥洒汗水为群众做心电图、测量血压,免费发放药品、健康宣传资料,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有些贫困边区百姓进大医院看病不容易,加上健康意识不强,往往耽误了病情。我们就是要把国家‘三甲’医院的一流技术带到老百姓家门口,解决他们的看病难题。”开滦总医院院长高竞生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以来,开滦总医院深入基层开展义诊活动23次,共发放宣传资料7万多份,受益群众4000余人。
涓滴汇潮水 医患情谊深
今年2月,开滦总医院肝胆外科三病区发生了一件险情:一位住院患者家属在水房洗手转身时,一不小心身体失去了平衡。就在跌倒的刹那,一位巡视的女护士来不及思考,箭一般扑上前去,家属的身体重重压在了护士的身上,避免了意外的发生,而这位护士的手臂、肩部却受了伤。
3月初,肿瘤科收治了一位癌症患者,因体型消瘦,血管挛缩,每天的输液成为护士们最为棘手的事。护士小杨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和“一针见血”的高超技术,博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许。5月份,心外科入住一位患有脓胸的患儿,病情危重急需要手术,随身携带资金不足,家又远在乐亭,跑一趟需往返几个小时,手术又怎么办?时间就是生命!科主任郝医生不加思索返回家中,取来1万元垫付金……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今年上半年,开滦总医院就有106人次拒收患者红包替交住院押金8.48万元,收到患者及家属表扬信174封,锦旗、镜匾5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