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文明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就凸显重要起来。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从“三农政策”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再到“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不断提升国民经济,满足人民日益需求的生活现状。
在国民经济不断持续上升的同时,我国为构建社会主义国家、为弘扬中国精神、为提高国民素质,我国开始着重重视宣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用媒体平台展现当代中国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把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典型展现在了全国人民眼前。
2002年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这其中感动的人物有耀眼的明星,也有最平凡的普通百姓。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它所呈现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道德血脉、精神价值的历史传承,也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着我国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观以及弘扬时代精神,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气息。
2010年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主要媒体又同推出的系列人物专栏《身边的感动》,它以平实的视角,讲述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体现当今社会广大群众在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尚与追求。
最平凡的人和看似最平凡的事,带给社会和个人的却是无尽的正能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人们关注个人道德素质修养。发扬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引导社会良好风气,体现个人人生观、价值观。
统计我国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难,如洪水、泥石流、风暴、沙尘暴、地震等,哪一个事件不震撼人心?但我们发现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会涌现出令我们感动的落泪的人或事。记者用文字记录这些英雄的伟大事迹,摄影师用镜头给我们记录下最感人的瞬间。电视、电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播媒介,让我们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些值得永久保存的画面。
2012年,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孕妇”、“最美保安”等,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也看到了爱和希望的传播。这些人物”不仅仅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形象。
2013年央视举办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医生”、 “最美孝心少年”、“最美母亲”等社会上最美人物。这些最美的人物和他们最感人的事迹,为我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信心,为我们的生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我们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对这个社会的重要性。
当代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