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解读之六平等
发布时间:2014/8/1 19:03:23 | 人感兴趣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解读之六

平 等

  专稿 (李彬)平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主要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以及结果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起,就将建立人人“平等”的新社会作为己任。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提出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鲜明地提出保障人民的各种民主权利,承认妇女平等权利等。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条例法规,都规定人民在法律上、政治上一律平等。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习近平同志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说,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这三个“机会”的强调,阐述的是一种关于机会平等的政治伦理愿景。机会平等作为通往社会正义的路径和原则,在政治伦理的框架当中占有基石般的重要地位。

  “平等”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而且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平等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遵循之一。可以说,如果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也就不可能真正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培育现代市民社会。一方面,如果没有平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为中介,我们将很难完成建设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宏伟目标;另一方面,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平等是必需的内在条件。没有平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没有平等也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的理想价值追求。

  保障和实现平等,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一是要限制政府的财政支出。李克强同志指出的路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更具体的操作方案是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公开承诺的“约法三章”:政府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既是实现平等的保障之一,又是党和政府为实现平等所做的表率与决心。这是一个务实的态度,是现阶段分配正义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最通俗描述。二是领导干部与群众要平等。主要表现为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地位平等,这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之一。我市自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都深刻的认识到,党的干部也是人民的干部,领导干部在行政工作中要依法行政,摒弃官僚主义、特权主义。要深入群众搞调研,与群众打成一片,拉近与群众的关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解决群众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三是公民之间要平等。平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相对于一般群体来说,就存在一定意义上的不平等。我们要实现这种“平等”,除了政府的救助以外,还要靠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互帮互助,这就与新唐山人文精神的“博爱”精神不谋而合。《中共唐山市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提出,扎实推进“善行河北·美在唐山”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和不断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这一意见的提出,就是要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领域,围绕空巢老人、困境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开展互帮互助行动,真正做到平等、友爱,实现“美在唐山”“美丽唐山”。

  (作者为中共唐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讲师)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7 1:38:3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