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湿天气谨防“情绪中暑”
进入二伏以来,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暑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且患者多有烦躁易怒症状。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坤表示,高湿天气,应谨防“情绪中暑”。
据介绍,在三伏天,即便阳光不是很强烈,空气中相对高的湿度也会引发人们中暑。一般温度超过32.5℃,湿度大于65%,身处不通风环境中或从事重体力劳动,都非常容易中暑,会给人带来生理上的不适,也会给心理造成影响,也就是“情绪中暑”。
刘坤说,“情绪中暑”又被称作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是因为气象条件对人的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预防中暑应避免在10时至16时期间外出,因为这个时间段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此时段必须外出需备好防晒用具,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防晒霜等,同时准备充足的饮用水。穿宽松的衣服有助于体内的热量散发。平时可多吃西红柿、西瓜、苦瓜等蔬果,以及鱼、蛋、豆类等食物。还可听一些轻音乐,想象令人凉爽的事物,降低心理热度,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史爱华 刘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