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令人难忘的好书
专稿 (王中鉴)上世纪60年代,我买了一本《故事里面有哲学》的书,是不足百页的小册子,书中结合古代寓言故事讲解唯物辩证法,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读起来兴趣盎然,收获不小,至今还留有深刻印象。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这里用《盲人摸象》的故事来讲解。一头大象有长长的鼻子,柱子一样的四条腿,蒲扇一样的大耳朵,一堵墙一样的身体,还有绳子一样的尾巴,是一个能驮重物能走远道的大力士。如果摸到象的局部就下结论,摸到腿的就说大象跟柱子一样,摸到耳朵的就说大象跟蒲扇一样,摸到肚子的就说大象跟一堵墙一样,这就闹笑话了。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人并不少见,不深入全面调查研究,看到一点点就大发议论,就指手划脚,那肯定会出岔子的。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这里举了《刻舟求剑》的故事。一个客人过河,当到河流的中心时,不小心佩戴的宝剑顺着船帮掉到河里去了,客人不慌不忙在船帮上刻了一个记号,准备船到河边时顺着记号寻找宝剑。哪里能找得到呢?水是流动的,船是前进的,一切都在变化,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问题能行吗?
唯物辩证法强调,我们看待问题,不但要看事物的正面,还要看事物的反面,并且还要看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这里就举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办事,这里举了《拔苗助长》的故事。这一件事生动的告诉我们,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好心也会办坏事的。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即要抓住主要矛盾,这里有一个《买椟还珠》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楚国人为了把一颗珍珠卖出去,找来名贵的木材,做了一个很漂亮的盒子,并用桂、椒等熏得很香很香,又雕刻了许多美丽的花纹。集上,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了很高的价钱买了下来。谁知,过了几天郑人又回来了,楚人以为他要退货,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郑人说他买的是盒子,把珠子退回了。你看,多可笑啊,他把装宝贝的盒子当成宝贝了,而珍珠在他眼里却是无足轻重的,这不是忽视了事物的本质了吗?
唐山大地震时,我的这本书也没了,现在是凭着印象写的,我很想念这本好书,希望以后还能买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