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如药
英国文论家柯尔律治认为:“一本好书就是药房,它的每一篇就是药粒,且药效持久。”柯尔律治一针见血,道出了不少阅读者的心声。
每当茶余饭后,一册在手,与书默默对话沟通,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能学到自己所求的知识,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感悟,更能保持着一种潇洒达观的境界。因此,可以说,读书是对心灵的真正的滋补。阅读应是悦读,是最快乐的生活。鲁迅先生当年就是深知那个时代社会之病,乃弃医从文,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著书立说。他的书,他的杂文犹如一剂良药使人梦醒,促人奋进。
好书若药。尤其是面对当下社会心理浮躁,半数国人不读书的现实,好书如良药,更值得世人服用。毕竟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新力。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加以推动。据了解,过去十几年间,每个加拿大人平均每年读17本书。德国也是一个民众喜爱阅读的国度,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如同一间房子没有窗户。现在,每10个德国家庭就有一家拥有自己的小图书馆。我国自古就有读书的传统,现代社会每个家庭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们读书的劲头和高考紧紧相连。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手机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之余喜欢做的事情。相比电子书籍的阅读,我们对纸质书籍的阅读量在不断减少,一些家庭新居收拾得油光发亮,唯独不见书籍,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书有着手机和电脑无法承载的知识量,读书仍是我们大力提倡的。
好书是一帖苦药,所谓良药苦口。如君是正在刻苦求学的少年,读书自不必说;如君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那么读书是你不断上进必不可少的阶梯;如君是人过中年的成功之士,读书也是让你这部高速奔驰的跑车,不断获得充电和加油的好途径。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是竞争的需要,读书就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最佳阶梯。行业的技术、处世的风范、人生的感悟,要得到它们,都离不开书籍给我们的滋养。好书这贴药益处多多,可帮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症结。通过好书的有效阅读,我们能发现自身弱点并修正,渐渐跨出迷惘的岁月,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为成功的人生打开一条有效的道路。
(林文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