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在部分地区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一边是财力有限、民生资金缺乏,债务压力大,一边却“拍脑袋”决策,甚至打着“改善民生”的旗号建设形象工程、奢华工程、浪费工程,引起当地群众不满。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清理整治奢华浪费建设纳入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范围,进行全面清理。(8月6日腾讯新闻)
近年来,此类新闻屡见不鲜,比如去年在网络媒体上闹的沸沸扬扬的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台前县因豪华办公大楼扎堆而建,而且县领导配有“别墅”宿舍。出现这种豪华办公楼滋生的“豪华病”的原因,无非是官僚主义以及奢靡之风在作怪。
成由勤俭败由奢,不客气地讲,豪华办公楼就是地方政府奢靡的表现。在百姓的眼里,政府机关需要的是为人民踏踏实实地办事,而不是由豪华办公楼装点起来的门面。政府办公楼再破,能为百姓办事就是好政府;办公楼再豪华,不替百姓谋利益,百姓背后也要骂娘。这个最浅显的道理,作为造福一方的地方政府,难道不知晓吗?
更何况,在本届中央政府“约法三章”中,第一项就是政府不得兴建楼堂馆所,这些地方政府又哪来的胆子,置中央禁令于不顾?为了“面子”,为了政绩,某些官员就可以透支当地几年乃至十几年的财政收入,竭泽而渔,请问:到底是为了谁的“面子”?贪官的面子还是老百姓的面子?
管住地方政府兴建楼堂馆所,首先要管住“一把手”,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只有明确了责任主体,才能有效避免冲动和盲目。其次要加强审计,尤其是对地方财政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要加强审计。再次要由地方人大在审议预算方案时提议,由纳税人运用民主权力进行监督。如果人大真的批准了,或者纳税人真的没有什么异议,纪检监察部门其实是不必多事的。如果有地方人大和纳税人真是有些意见,那么,纪检监察部门就不该等办公楼已经豪华起来了再来查处,应该提前介入,给类似的项目审批增加一个前置条件。
总而言之,修建豪华办公楼只能是让当地的群众反感、愤怒,对维护政府形象及公信力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要真正让群众感觉“有面子”就必须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融洽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