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毒性是砒霜68倍”的不是坏瓜子,是标题党
发布时间:2014/8/14 8:51:01 | 人感兴趣

  上网随意浏览网页,着实被吓了一跳。一则注明是来自央视网的题为《媒体曝坏瓜子毒性是砒霜68倍,系最强致癌物》的新闻,差点让人把去年吃的瓜子都吐出来。幸亏当年潘金莲没看过这条新闻,否则害武大郎何必要用砒霜,用几粒瓜子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了。

  这么一想,真的更让人害怕。砒霜的致死量为0.1-0.2克,这仅仅是一粒瓜子的重量。换句话说,一粒坏瓜子足以要了几十人的命。买砒霜可能国家还有限制,但把瓜子扔地下室没几天就能变成臭瓜子。如果谁和咱有点深仇大恨,或者恐怖分子掌握了这样的知识,岂不是我们随时都有性命之虞!

  当然,看了新闻的具体内容之后,才知道这只是虚惊一场。网上的新闻引用的是一个长微博,说的是坏瓜子里面含有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68倍。原来如此,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68倍,和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坏瓜子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看来,这又是“标题党”惹的祸。

  仔细搜索发现,那则长微博流传甚广,其标题为《吃到苦瓜子,赶快漱口》,副标题为“含最强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这其实比较严谨。长微博的文末注明“文章来自《生命时报》”,我们可以从2012年1月10日的《生命时报》上查到原文,主标题是《黄曲霉毒素藏在哪儿》,完全是一篇科普文章。

  一篇严谨的科普文章,最终却变成了一则骇人听闻的网络新闻,个中原因,颇耐人寻味。虽然在信息的传播中,可能存在“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的层层谬误,但稍具科学知识的人,都不应该发生把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等同于坏瓜子的毒性这样的低级错误。不管是谁把一则健康微博安上这么一个标题,都显然存在吸引眼球的故意。

  在网络上,有太多的新闻标题在你点开链接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个意思。斯文点的可能会以偏概全,胆儿大的干脆就驴唇不对马嘴,就是骗你点开再说。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标题党”也是一枚“坏瓜子”,只会损害人们对网络的信任度。有关部门应该管管了,否则整天这么一惊一乍,真地让人受不了。

  (刘昌海)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7 8:42:32,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