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利民便民的民生工程
——二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专稿 (本报评论员刘鸿远)城市需要文明,文明造福人民。
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本质上是以人为本,实质上是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是一项惠民、利民、便民的民生工程,必须要抓紧抓好。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的最高荣誉。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为民务实,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定决心,有利于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够直接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和谐稳定、生活品质提高,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更和谐。
对于每个人来说,作为城市的一分子,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造就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就是让市民办得了事、办得好事;造就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就是让市民拥有安全感、尽享公民权;造就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就是让市民买得放心、用得舒心;造就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就是让市民接受优质教育、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造就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就是让市民乘得上便捷的公交车、住得上宽敞的住房、享受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造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就是让市民喝得上干净的水、呼吸得上新鲜的空气、看得到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造就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就是让青少年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这无一不反映了我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惠民利民便民的民生工程,是造福人民群众的好事,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全市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着力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必胜的信心、以赶考的心态、以决战的姿态,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市荣誉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