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虎”现形,怎么处理他留下的“墨宝”似乎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最近中国石油大学就因此陷入舆论漩涡:先是刻意用火箭模型遮挡住了落马“著名校友”的题词署名,后又将学校新闻网上与其有关的报道悉数删除。(人民网)
不得不说,伴随着某些官员的落马,貌似其在位时的“雅好”诸如题字、牌匾、书画却物是人非成了“烫手山芋”,每一个当事者都急于和他撇清关系,如此看来,这是一个尴尬不能再尴尬的结局。俗话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很多人把字当成一种人格的象征。现实是我们很多官员都很热衷于题词、题字,这不仅是个人爱好,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一种权力的嫁接,更是“官本位”的最佳体现,是一种扭曲了的官场文化。字迹因人而兴废,在很多地方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传统。不过,透过官员在位时急切地求字、落马后仓惶地撤字,也可看出时下官场文化的凌乱之态。一旦事涉官员,则相关评价标准就会发生变化,字迹本身的优劣不再成为唯一尺度,地位往往更重要,在这样的准则主导下,诸如书法、绘画等专门艺术门类,往往会产生某种变异和变质,从而催生了如此混沌不堪的独特官场文化。
中央八项规定指出:“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因为权力、地位具有的强势影响力,官场文化自有一套独立的评判准则,因此便出现了总是有那么多的“始作俑者”,依然还有人“顶风作案”挥洒自如,归根结底不知究竟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还是对由此而产生的利益链条的“孜孜以求”,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
无论怎样,笔者只想说,既然中央有规定,那么作为领导干部,执政一方就应该想的是如何为百姓谋福利,如何将己任最大限度的发挥至极致,书画题字大可作为业余爱好,修养身心,提升自身艺术境界。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滋生腐败的温床,没有了“台面”上的“雅好”,也就没有了不动声色的“雅贿”。还有就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位时风光的挥洒泼墨,实质就是赤裸裸的权力套现,与其落魄后被人嗤之以鼻,还不如在位时惜墨如金,免得一旦违法乱纪之行为暴露之时,那些“墨宝”成了“遗羞”,无处是从。题字因人的不当行为而落得“连带责任”,这是一个响当当的警示,告诫我们的领导干部,为官之要义就要一颗清廉之心到底,一颗为民之心到底,一颗克己奉公之心到底,只有如此,官员的墨迹才能如一缕清风拂面,永葆价值,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隐形“行贿受贿”的现象发生。笔者认为,还是要制度加压,为官不是硬要改掉所有爱好,这不通情理,只是说为官者的爱好要有节制,要把握尺度,因为为官者的特殊身份,制度下没有特殊的自由,必须节制,否则,尽管一部分官员落马了,但是这种扭曲的官场文化并没有因此而变化或者是消失,也许只是换了一个个主角而已,依然会有重复的轮回。
题字本无错,错的是为政之心,换个角度而言,既然题字,那么所题之字就是一面镜子,足以时刻提醒我们的官员注意自身行为,但是伴随诸多官员的落马,貌似面对丰厚的经济和物质诱惑面前,只是人是人,字是字,毫无联系,那么如此看来中央的八项规定则是智者之举,与其让党性不坚定者钻空子,倒不如一竿子到底,直接用制度规范权力,这一记警钟敲得恰逢其时,响的明白透彻,加强制度的监督,正确引导和约束官员行为,有效清理不纯洁的官场文化,是更是对“四风“顽疾惩治的后期巩固,必须引以为戒。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