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亮相于大众,这是条例自1990年试行24年以来,进行的首次大修。其“控制数量、均衡发展”的要求,旨在对此前党员发展的弊端“纠偏”,新增的多项规定,更被称为“史上最严”。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入党门槛”。2013年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就专题研究“党员发展和管理”,首次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根据中组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40.8万名,较上年减少82.5万名,创下10年来发展党员数量最低值。种种迹象表明,“提高党员准入门槛”正作为预防腐败的手段之一被提上议事日程。
2013年6月,郑州丰产路街道社区一名协管员通知预备党员贾某到社区办转正仪式,贾某在QQ上问,需要带什么东西(证件),不料对方却回复说:“书记吸烟,拿条烟不买吃的。”可见,入党需送礼的观念,已在一些人头脑里深植,发展党员逐渐成为个别基层干部的牟利手段。此外,有些地方只要和领导沾亲带故就比较容易入党;有些地方为了完成人数规模,对条件不够者大开绿灯;有些大学生为了好份找工作而入党,引发争抢名额的闹剧;有的地方为吸收“成功人士”入党、扩大代表性,放松了对其政治上、思想上的要求……种种现象的发生,无一不助长了发展党员中的歪风和腐败。显然,《细则》中对“入党门槛”提高很有必要,它不仅将“严”字贯穿其中,更重要的是从“源头”净化了党员队伍。
提高“入党门槛”的举措不是杯水车薪,而是一块垫基石,只有基础稳固了,才能让清廉的高楼屹立不倒。
(鲜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