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为官清廉从“舌尖上的节俭”做起
发布时间:2014/8/22 18:05:09 | 人感兴趣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辽宁省兴城市纪检委16日晚间通报,针对近日网络上曝光的村镇干部“打白条”吃饭一事,纪检监察部门经调查已对10名村镇干部作出处分,并且将白条中所涉及的欠款全部返还给了饭店。(8月17日新华网)

  村镇干部吃喝打白条三年不还,既有违诚信为人的本性,也败坏了干部队伍形象,更损害了干群关系,理应从严查处,所以笔者认为,为官清廉者,必须从“舌尖上的节俭”做起。

  前不久曝光的著名的“猪蹄白条”是发生在某镇上,而此次178张白条则是源发于某个村上,横向对比起来,恐怕178张白条则更有种典型性。我国政府的边界是在乡镇一级,而村级这个层面,则更依赖于村民自治,其工作餐的开支就没有上级政府那样宽裕。而新闻中也有说明,“兴城市各级政府早在2003年就作出了政策规定,要求村级财务由乡级代管,村组不设招待费”,那在理论上其实本没有打白条底气的村干部们,是如何地甩开腮帮子开吃的?

  时下,机关干部公款吃喝打白条的现象比比皆是。西安市蓝田县某乡政府赊账吃饭欠下1.8万元,四年不还,导致小饭店倒闭;海口东山镇政府拖欠14万元的吃喝款长达17年,导致饭店被拖垮等等。究其根源,关键是机关干部公权乱寻租所致。最直接表现为:一是来客接待,公款吃喝是必要的,没什么错,不吃白不吃;二是基层干部公款吃喝没人监管,或监管难以到位,导致吃公家的被认为有本事;三是公款吃喝打白条,总以为会还的,与讲诚信无关,没有羞耻感。四是新官不理旧账,这届官员都不愿意为上届或上上届官员的欠账“买单”。正是这些观念与行动,导致“公款吃喝白条”一直打下来。殊不知,在反“四风”、治理“舌尖腐败”的当下,公款吃喝打白条者本来就应该“洗洗澡”、“治治病”。不然,对公款吃喝打白条者放纵不管,“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开销3000亿”的新闻还会“重播”,庞大的公款吃喝数额挤占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更令人忧。

  总之,不管是个人“打白条”与还是政府“打白条”,只要政府部门运作透明、诚信,按章办事,白条自然无用,为官清廉必须从“舌尖上的节俭”做起,个人失信尚难以补救,政府失信后果更不堪设想。

  (剑雪封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7 16:07:29,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