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迁安:一湾秀水抱城来(图)
发布时间:2014/8/23 11:29:25 | 人感兴趣

迁安:一湾秀水抱城来

  专稿 (毛广丰 李爱斌 李瑛)一个城市,因水而活,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绿水绕城,古塔倒悬,璎路灯色,虹桥铁闸,浩然天际的水上城市”,这些文人墨客的即兴咏叹已成为迁安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市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大做水文章,让城市活起来、转起来、美起来,迁安由此成为波光粼粼的“大水城”。

  创新理念,不再对水患谈之色变,而要因水而兴

  滦河,迁安人民的母亲河。

  初秋的清晨,走进迁安,满目苍翠,清凌凌的滦河水面上,各色水鸟悠然嬉戏,与岸边徜徉散步的市民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丽图画。“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滦河‘安营扎寨’的水鸟越来越多,听林业局的人说,有白鹭、灰鹤、白天鹅等野生鸟类20多种呢。”迁安市民李先生骄傲地告诉记者。

  别看滦河现在是个“香饽饽”,在前些年迁安人民却对它避之不及。“地有多大产、全看滦河‘两面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会儿,一到汛期,河水就暴涨。要是洪水大些,这一带几乎是颗粒无收。一场凶猛的洪水,夺去了我们村十多条生命……”如今,回忆起当年滦河水患,大蔡庄村47岁的蔡建新依然记忆犹新。

  滦河纵贯迁安全境54公里,自西北至东南环绕主城区。历史上由于河流频繁改道,在城区段形成了两条支流;两条支流之间形成了22平方公里的夹心滩,有西李铺、大蔡庄等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近万名群众在夹心滩上生活。由于水患不断,广大群众多年来深受其害。

  “生态工程泽后世,德政工程惠子孙”,迁安治理滦河的步伐从未停止,对滦河的认识也在悄然改变:滦河不是迁安的包袱,而是迁安宝贵的生态财富,如何让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迁安刷新“防洪工程”的内涵,决定在立足城市防洪的同时,着眼于生态建设,实施一期滦河生态防洪工程和二期滦河综合治理工程。按照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主题,将防洪安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生态保护等统筹考虑的工作思路,2012年年初,迁安启动了该市历史上最大的城建项目——投资130亿元、搬迁5个村庄的滦河综合治理工程。

  如此巨大的投入从何而来?迁安市委、市政府大胆创新,积极激发民营企业家进行二次创业,参与城市建设,采取BT方式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目前,整个滦河综合治理工程已置换出土地近6000亩,已成为迁安产业开发的宝地,成为了撬动滦河流域生态建设和迁安产业布局调整的关键动力。

  如今,一个万顷水面碧波荡漾、生态绿岛星罗棋布、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的大湖美景已然形成。据测量,现在滦河迁安市区段新增水资源3000多万立方米,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滦河工程的实施还有效发挥了调节气候的作用,成为迁安的生态绿心和天然氧吧。目前,迁安城区夏季气温平均下降了2摄氏度,空气湿度增加了2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增加了20%。到工程全部竣工,还可形成24平方公里的水面、17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19个大小不等岛屿的滦河生态休闲区。

  自此,迁安市又开始向打造集山水之秀、历史之韵、文明之风、文化之魂的富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之路、建设大美迁安的梦想进发。

  规划超前,以滦河治理为龙头,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滦河,迁安人民的财富河。

  “因铁而起、因钢而兴”曾是迁安的真实写照,然而“一钢独大、一柱擎天”的产业结构也曾经让迁安深受束缚。以钢铁产业为支撑的资源型经济,在为迁安带来辉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正在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桎梏。“不转则亡,慢转则退”,在迁安市委书记李忠看来,城市不仅是人居的环境载体,也是改善民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抓城建,就是抓转型,抓环境,抓发展。

  转型发展,规划先行。“迁安的城市发展不应局限在中心城区,而是全域规划,把1208平方公里作为‘一盘棋’规划,统一规划建设、全面协调推进。”李忠说。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该市整体规划了西部工业区、中部生活服务区、北部东部农业生态区三大主体功能区,以“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努力把迁安建成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功能和产业经济带。

  城有水则灵,如何充分利用滦河的先天优势?按照“沿河布局、跨河发展、转型提升、城市扩容”的思路,迁安又将中心城区规划为“一河两区两城”,即以滦河生态景观为核心,以河西区为产业支撑,以河东区为服务依托,重点建设以总部经济、产业研发、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绿色城市定位的右岸新城和以发展休闲养生、文化创意、高端居住产业为重点的滦河生态城。

  “我们将规划作为城市建设龙头,始终坚持超前科学规划,既传承历史,又有所创新,既抓好规划的修编,又一以贯之地抓好规划落实,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迁安市市长张淑云说。聘请全国一流的策划团队王志刚工作室用国际视野分析如何利用滦河,使之更好地成为迁安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引擎和平台;景观设计上,聘请土人景观设计院精心打造;城市功能设计上,聘请了深圳市设计院设计基础设施规划;水工设计上,聘请河北省水利院……

  三年来,迁安聘请国际国内名家大院进行规划设计,累计制定了70多项规划,结合中长期目标,高起点发展,把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路全部落实到空间布局和具体项目上,各功能区各司其职,城市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强,为迁安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奠定了基础。

  做城市就是做产业滦河文化产业区的集聚效应正在凸显

  滦河,迁安人民的文化河。

  “迁安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古韵悠长的历史底蕴、时尚动感的现代气息、山水融城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没想到这个小城市会有这么美,来了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了”,今年6月4日,在北大学园——迁安教育园项目正式落户迁安签署合作协议会上,北大领导对迁安赞叹不已。

  北大学园落户正是迁安培育现代服务业的一个缩影。迁安地处京津唐秦核心地带,拥有在北方令人艳羡的水资源,借滦河之势而发,借滦河之水而起,发展现代服务业正逢其时。着眼产城融合“无中生有”,迁安确立了构建教育培训、养生养老、文化创意、消费购物、金融服务、总部经济6大区域性功能中心的城市全新发展思路。

  做城市,就是做产业。今年3月4日,总投资65亿元、规划占地10000亩的中汇国际动漫岛开发有限公司在迁安正式登记注册,“项目建成后,一个全球最大的,集动漫设计、品牌制造、休闲娱乐、动漫体验、影视特效为一体的国际动漫城将在美丽的滦河之畔呼之欲出”,中汇国际动漫岛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以滦河环城区段为核心,并向上、下游延伸,向左、右岸扩展,迁安规划建设了总面积65平方公里的滦河文化旅游产业区。其中,左岸休闲旅游区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右岸文化创意区12平方公里,中部生态景观区50平方公里。去年8月,滦河文化旅游产业区成功获批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目前,该产业区内已成功入驻中汇国际动漫岛开发有限公司、迁安龙湾游艇俱乐部、梅墨生艺术馆等十多家文化企业。

  以产聚人、聚人为市、化市为城、以城聚产,以城市转型为平台,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迁安发展走向的一次全新定位。如今,大美水城的建设正引领迁安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去年全市新增项目57个,总投资433亿元,世界500强企业神华集团、正大集团、今麦郎等一批行业领军和知名企业落户迁安;被授予河北省经济发展先进县(市),成功入选2013年中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城市……

  回眸迁安,眷恋中充满期待。人们翘首期待北方水城演绎新的繁华传奇,滦河——这一灵动的媒介,为加快迁安经济社会转型跨越搭建了最优平台,承载起了72万迁安人民的新梦想又一次扬帆远航,大美迁安就在前方!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7 16:10:2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