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宁波海曙区出现一批神秘“执法者”,他们有文身,还带电警棍巡街。对于商户放在路边的东西,要么收走要么踢飞,商户拍照留证,相机被砸,抱怨又遭掌掴。他们自称受雇于海曙城管,对此,城管局予以否认,一名城管局的官员则称,为整治环境,确实加派了人手(据8月21日《现代金报》)。
这帮人到底是谁雇的,现在可以存疑。但这些具有街头流氓作风的“执法者”,其“执法”的效果却非常耐人寻味。
记者现场调查发现,“以“脏、乱、差”出名的这两个菜场,人行道上没有任何摊位,别说小摊小贩了,连正儿八经有营业执照的沿街店铺外都没有任何杂物。商户们说,他们不敢往外摆东西了。城管多年都做不到的事情,居然一下子得到了解决。
找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采取暴力手段让商户屈服,这当然不对。但从宁波海曙区这些“神秘”执法者的身上,我们至少也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商户们占道经营是可以克服的,二是城管只要积极努力,给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商户施加足够的压力,完全可以实现管理目标。
说实话,对于屡禁不止的占道经营现象,商户和城管双方都应该反思。“虽然以前穿制服的城管队员也不客气,可至少是合理劝导,现在的他们哪里像城管!”城管合理劝导你不听,碰到厉害的就老老实实地不再占道,说句不中听的话,商户这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么!
而对于城管来讲,对违规的商户完全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必要时请公安机关进行协助执法也并无不可,你找一帮社会人员来,有理也变成了没理。且不说非执法人员掌握不好强制执行的尺度,就算他们掌握得恰如其分,也没有那样的权力。让这样的人去执法,其正义性本身就先天不足。
其实不管是商户做生意,还是城管执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城市能够正常运行,为了市民更方便地生活,这不应该成为矛盾。城管充分考虑商户、市民的意见,制定出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城市管理方案,然后严格按照方案执行,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谁也用不着整天剑走偏锋。
(刘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