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助力农村妇女创业发展
(记者 赵珺 通讯员 王晓艳)“以前觉得一门心思自己搞发展增效益就行了,这回当上了市妇联、农工委、科技局、农牧局、科协等多家单位联合命名的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要求就不一样了,一方面要学科技用科技,另一方面还要当好示范,带着周边村镇的姐妹一块儿致富,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上发挥更大作用。”说起“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迁安市麓园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岳晓光一改往日的含蓄腼腆,满脑子的想法让她对未来一片憧憬。
随着全国、省、市、县四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活跃在我市农村种植、养殖、林果等农业生产一线的“双学双比”女能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家庭农场的女场主满怀热情,主动对照各级基地的创建标准,在流转土地扩规模、购置设备夯实力、引进新技术、试验推广新品种新模式、优化服务促合作等方面大做文章。目前,已发展国家级基地3个、省级基地19个、市级基地10个、县级基地80个,示范带动5万多名农家姐妹跨入了现代农业的新田地,实现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为切实推动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我市各级妇联紧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整体思路和目标要求,积极争取农林、科技、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部门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为基地提供教育培训、科技支持、资金扶持,培育“妇”字号优势产业。同时,市县两级妇联携手联动,依托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农村妇女产业协会、互助组,最大限度地把同一产业的女能人、妇女骨干、积极分子吸纳到基层妇联组织中来,基本形成了“妇联引导、产业联结、能人牵头、妇女互助”的农村妇女生产经营组织新模式。遵化市20多个妇女产业协会探索推行会员结组抢种抢收模式,为抢农时,轮流安排会员集中看护幼小的孩子,负责置办小组成员的午餐。玉田县杨家套乡大田农作物种植产业协会,组织会员采取土地入股、协会或骨干会员个人承租、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四种方式,累计流转土地1.45万亩,年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1.39万吨,全部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完整记录生产全过程,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目前,协会会员已覆盖5个乡镇42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