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切平安
1994年夏天,我被坐落在石家庄的河北师大录取。可是对于像我这样生活在唐山一个偏僻小山村的人来说,石家庄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报到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经过家里多次讨论,最后决定由父亲送我到学校报到。经过一天漫长的颠簸,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到达石家庄火车站,由学校接站的汽车把我们载到了学校,安排了住宿。那时虽然人到了石家庄,可是什么样的行车路线,石家庄究竟什么样,我们仍然毫无所知。
第二天早晨,陪我办理了入学手续,交完了相关费用后,父亲就要返回唐山了。我凝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父亲是个地道的庄稼人,从没有出过远门,如果找不到火车站怎么办,如果迷路了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寝食难安,让我忘记了初次离家的孤单。那时,我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新加坡电视连续剧,心中就有一个念头,如果我的手中也有电话,就可以随时联系到父亲,就可以不用这么担心了。
在漫长而又焦急的等待中,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得知父亲在路上遇到了同乡,已结伴平安到家,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此后,一封封家书让唐山与石家庄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一封封家书变成了联系我和我家人感情的纽带。通过一封封家书,我在遥远的异乡依然能感受到父母姐妹的关爱和家庭生活的温馨,让我的大学生活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美好最温暖的一部分。
如今,我已参加工作多年,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话、手机已走进了家庭,成为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品,就连依然生活在小山村的父亲母亲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组成的“爱家网”还互打免费。无论平时是忙于工作,还是出门在外,我总会记得随时拨通父母的手机,不为别的,只为听到他们熟悉的声音,确认他们一切平安。(赵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