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扶贫济困彰显社会互助关爱
发布时间:2014/8/30 17:07:31 | 人感兴趣

  8月22日,全省扶贫帮困“春雨行动”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我省扶贫帮困“春雨行动”正式启动。会议强调,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让“春雨”滋润每个困难家庭。(8月25日《河北日报》)

  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叫“爱心”。扶贫济困是中华弘扬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更是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扶贫济困,传承的是民族美德,倡导的是友爱互助,展示的是人类爱心,凝聚的是人道关怀,是一种广泛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优良传统。中国“乐善行施”薪火不断,世代传承,铸就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行善的传统美德,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中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对于灾民,对于贫困家庭和个人来说,一次及时的雪中送炭就有可能改变整个家庭和个人的命运;对于社会来说,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一种有效补充,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人人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既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最美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古往今来,燕赵大地济世善举绵绵不断、仁人善士层出不穷。河北人民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群众参与慈善活动十分积极,先后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先进典型,各种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献爱心帮扶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用爱心凝聚人心,用关怀温暖社会。一个社会善行(善举)越多,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就越高,人群关系就越融洽,社会的凝聚力、亲合力、向心力就越高,这个社会也就越稳定,老百姓就越喜欢这个社会。资贫助弱,扶危济困,散银分帛,举义行善,本是我们文明古国的传统,中华民族的美德。正是这种传统美德,为民族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增添着巨大的凝聚力。

  扶贫帮困,就是要把高尚精神和物质捐赠结合起来,播撒人间真情,传递爱心关怀,有助于在推动个人道德追求和社会主流价值要求有机融合的同时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贫济困、共促发展、共同富裕、共享成果的要求,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广泛动员和有效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活动,激发人民群众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自觉意识,增强河北精神文明建设吸引力和感召力。

  乐善好施,功德无量;济困助残,福至攸归。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爱的风,卷起浓密的云;让爱的云,化作及时的雨;让爱的雨,滋润干旱的树;让爱的树,撑起一片绿荫。让我们把自己化作一颗颗小小的火苗,用我们微弱的光,去点燃更多爱的心灵,让更多更多颗爱的心灵去点燃更多爱的火焰。

  滴滴雨露润心田,涓涓细流汇成海。在爱心的召唤下,我们希望更多的好心人伸出援手,更多的企业家奉献爱心,帮助身处困境的人们。让我们为贫困人口、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献一份爱心,做一份贡献。让我们先富帮后富,一起向共同富裕康庄大道!

  (剑雪封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7 22:09:43,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