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男,1956年9月出生,1978年10月入党,1987年10月始连续27年任李营村党支部书记。27年来,他始终以为民服务为己任,经过不懈努力,硬是把一个不临交通干道、不靠县城集镇、没有矿产资源,曾经全县出名的穷村、乱村,建设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生态村、河北省最美乡村。李志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70多个荣誉称号,并两次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27年,他把富裕群众的责任始终扛在肩上
27年前,李营村穷得叮当响,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李志刚上任后,争取无息贷款3.5万元,为村民打井、架线、上变压器,发展水稻800亩,当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1993年实行稻菜双茬,亩收入6000元,成为河北省科技推广项目;2000年,李志刚在多方考察论证、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引导村民发展冷棚、中棚、暖棚蔬菜种植,在稻改旱区其他村为稻田浇水发愁时,李营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年收入700多万元。2004年,为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李志刚先后6次带领党员、村民代表到山东参观,引导村民发展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生态温室,当年发展生态温室14个,平均每个温室收益4万多元。目前全村已发展猪、沼、菜“三位一体”生态温室100个,温室大棚360个,中冷棚1300个。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该村进行了第八次产业结构调整,成立了“李营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50万元,建成蔬菜工厂化育苗室和智能连栋温室,投资100余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经过坚持不断地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李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99元,比李志刚上任之初增长了137倍。
27年,他把为民造福的追求牢牢刻在心底
27年前,李营村以脏乱差出名。为改变村庄面貌,李志刚提出“长期规划、逐年投入、量力而行”的发展原则,1987年以来,李志刚带领村民采用村里拿一点、村民摊一点的办法,先后硬化了村内所有街道,建起了街心公园,实现了村庄绿化,安装了路灯,建成了人工湖、村民中心和文体娱乐中心,为村民安装自来水和闭路电视,全村饮水合格率、生活垃圾清运率、人畜粪便处理率均达到100%,沼气、液化气、太阳能得到普及。除了在环境美化上下功夫,李志刚还始终将提高村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在手上。他组织村民先后续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十星级文明家庭”、“卫生门前三包”等活动。他组织人员谱写了李营村村歌,组建了全县第一支女子擂鼓队;先后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科普长廊;还组织了电脑应用培训班、农业技术培训班,组织村民扭秧歌、开展乒乓球赛、篮球赛、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凭借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李营村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逐步形成以采摘、垂钓、农家乐为主的生态旅游和以村史发展、廉政教育为主的精神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体系。近年来,李营村平均每年接待外来参观学习2万人以上。
27年,他把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传承弘扬
27年的发展建设中,李志刚始终不等不靠,带领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在工作中,李志刚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能不花钱的事情绝对不花钱,自己能干的绝对不请施工队。1988年村里搞绿化,李志刚花240元,从外村买来200棵垂柳,第二年从垂柳上剪下树枝插扦建起了苗圃,以后用这些树苗绿化了4000多米街道,价值1万多元。1989年,李志刚从村民家里要来美人蕉栽在街道两旁,第二年用繁殖出来的块根从外县卖花户那里换来了月季花、竹子和冬青。2005年,他又从村民家里找来榕花树种子,搞起了半亩苗圃,7年后用这些树苗绿化了一条街,价值2.5万元。建人工湖时,用模板卡钩6000多个,每拆一次模板,李志刚都要安排人员数一次卡钩,少一个也要从泥里抠出来,整个施工历时6个多月,卡钩一个也没少。在人工湖建设招标的时候,看着一堆堆像小山一样的石头,三个施工队有两个给多少工钱也不干,剩下的一个队给出工程预算造价150万元。一听这样的价钱,李志刚一咬牙:组织村民动手干。他用村里的三个石匠当大工,组织群众出义务工5000多个,手搬肩扛车推,人人晒的脱了一层皮,完全凭自己的力量,只花25万元就拿下了整个工程,比请施工队省下125万元。据统计,李志刚任职以来,自己带头,累计组织村民出义务工约8万个,折合人民币487万元。
27年,他把清廉奉公的品格深深融入血液
27年前,李营村每隔半月就会失一次火,村风不正,人心涣散。李志刚上任之初,就与村民“约法五章”: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办事讲公道;亲友不沾光;待客自已掏腰包。27年来,李志刚严把亲友关、吃喝关和金钱关,不贪不占,一心为民。村里做出每项决策,都要交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甚至全体村民讨论研究,从来不搞个人说了算;村里财务开支及其他重大事项,定期向群众公开,让村民心中有数。1988年开发稻田,为了节省用水用电,李志刚连续40天不回家,住窝棚、睡垄沟,啃馒头、喝冷水,在料峭春风里搭埝堵渠,熬成了“大烟鬼”。为了防止村内失火、大棚失火或设备丢失,李志刚从上任之后就带班进行夜间巡逻。27年来,他夜间巡逻走过的路能绕地球半个赤道。他被评为唐山市十大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时,获得了5万元奖金,他把奖金发给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200元,给村小学捐款1万元,给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买了一身衣服和一些日用品,自己所剩无几。李志刚常说:“村党支部书记要当婆婆,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村民。不能让一个人受穷,不能让一户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