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古斯特轿车,价值近600万元,在劳斯莱斯车系中,该款轿车拥有“飞翔女神”雕像,这尊金光闪闪的雕像立于车头,极度奢华。有言道,“飞翔女神”雕像是劳斯莱斯高品质的象征。不过,前不久,市区一辆古斯特轿车的“飞翔女神”不翼而飞,重换价格要24万元,而下手的竟是三名未成年男孩。(腾讯网)
近年来,随着地方文化交流和网络文化的传播,“熊孩子”渐渐成为了人们对于这样经常性调皮捣蛋的未成年人的昵称。然而,这却并不代表着一种爱,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幽默与无奈。熊孩子引发的祸患并非个例,前段时间,因为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动弹不得,贵阳观山湖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人安全救下。由此可见,熊孩子的祸患不容小觑。
当然,我们也不难看出“熊孩子”几个显著的特点:幼龄化、责任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当计划生育大大降低了出生率的同时,也造就了传统中国人对子女辈空前绝后的溺爱,而过分溺爱的结果就是一个个“小王子”“小公主”的诞生。同时,人们也往往对现代教育倾注了太多的信心,不经意之间忽略了家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教育,使得新生一代对他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都缺少一种责任与担当,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要成为怎样的人,更不懂得要如何才能使自己走近并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
西方的现代教育起步早,至今也不敢说已近完善,更何况作为学生的我国的现代教育,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与其笼统地说责任意识的形成是教育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家庭影响的潜移默化来的实际。先进的西方教育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而这也成为了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简而言之,学校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而家庭却也在无意识中忽略了责任教育的,相较于以往而言,意识形态上的教育不再是一个教育的“重叠区”反而成为了一个教育的“空白区”,熊孩子的泛滥成灾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缺乏必要的社会引导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无论是打开电视、网络和媒体,还是逛逛街、看看风景,铺天盖地全是各种各样的广告,衣食住行,每一个行业都不缺,唯独略显势单力薄的就是公益性广告,一种没有经济收益,却会让人们受益终生的广告是少之又少。没有教育观念的束缚,没有合适的社会引导,他们只能从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接触到的人和文化中自我学习,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而不良文化的渗透则成为了熊孩子的祸患成灾的“临门一脚”。少儿节目也好,国外影片也罢,充斥着暴力、黄毒的文化基因却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缺乏独立判断力的孩子最终成为了这些文化产品的受害者。绑架、武力、脏话、抢夺,等等,这种种行为无疑不在影响着他们,改变着他们,是他们越走越远而不自知。
熊孩子的祸患并非一朝一夕,解决也非一日之功。诚然,做出极端事的孩子只是个例,但是假如我们仍抱着无所谓的侥幸态度来看这一切,那么也许有一天受到危害的就不仅仅是某个人,而是某个集体、社会,乃至国家,那时候的悔恨还来得及吗?(胡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