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沿长城大街向西,是规划中的隩滨多功能广场,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但在几个月前,这里被称作“滨河公园长城广场”,从2012年就已开工建设。2013年6月,现县委书记上任,建设就逐渐停了下来。据了解,今年春天,原来建成的设施大多被拆除,开始了新的建设(据9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城市广场还未建成即被另一个城市广场取代,一个城市规划刚刚铺开就被另一个城市规划更改,前任领导的发展蓝图被下任领导的发展蓝图轻易否定,近年来,这种在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更迭过程中发生的发展接力“掉棒”甚至“换棒”现象,广为社会诟病。然而,任凭舆论如何批评,有些官员就是充耳不闻,不为所动,发展接力“掉棒”甚至“换棒”现象仍在不断上演,真是让人既心疼,又无奈,焦虑不已。
河曲县那个夭折的“滨河公园长城广场”,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大概完成总体工程的60%-70%。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处在“建设进行时”的项目,河曲县在县委书记换人之后,仅仅因为新任县委书记不认可原项目以及在原项目基础上的设计方案修改理念,就硬生生地废弃原项目,推倒重来,暴露出城市规划的随意性,暴露出官员狭隘的短跑意识和自私的政绩观,暴露出官员对于城市规划的不当干预、过度干预、瞎干预。尽管河曲县住建局总工程师针对“滨河公园长城广场”前期投入的资金谁来承担的问题称“政府没有出钱”,尽管隩滨公园的建设方称隩滨公园属于捐赠项目,尽管记者还未查明两个公园项目到底是谁出资,但毫无疑问,用隩滨公园取代滨河公园,已经造成了不小的浪费——如确系企业捐赠出资,则构成社会资源浪费;如包含政府财政出资,则构成浪费公帑。
城市规划不能一个领导一幅图,区域发展不能一个领导一个令。新官上任,固然应该烧三把火,但更应该理旧账,更应该有“接力思维”,应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新官不能出于急于干出一番事业或急于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理念,根据个人好恶,盲目随意地改变、搁置甚至否定前任的工作思路,这样,新旧官员之间的很多工作就会断档、割裂、扭曲,无法承上启下、顺利衔接,就会影响地方或部门的健康长效发展。同时,各地应该把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工作都纳入当地人大的议事程序中,由人大予以审核确认监督,并让公众充分参与,把相关的思路、规划、方案向社会全面及时公示,推进决策的公开透明化,强化社会监督,这样,相关的思路、规划、方案才会有更强的科学性、完善性、权威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唐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