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洋画技在陶瓷上灵动绽放
—访河北省一级陶艺大师付斌

图为付斌与他的作品《手绘藏族母亲》。徐喆摄
专稿(本报记者徐喆)这是一次美轮美奂的陶瓷聚会。一件件精致美丽的瓷器艺术品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目不暇接。河北省一级陶瓷艺术大师付斌先生的陶瓷作品——《手绘藏族母亲》在陶博会上大获成功。
这件26英寸的瓷盘作品《手绘藏族母亲》,他历时50天,经过4遍烧烤,制作成品。在第十七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上开展第一天,就被云南省的一位收藏家收藏。
将油画技艺应用在陶瓷上,是付斌的一次创新,也得到了行家里手的认可。陶瓷艺术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已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从小生长在唐山的付斌,自幼饱受中国北方瓷都陶瓷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了陶瓷创作的全过程,浓浓的陶瓷情结由此萌发,并最终引领他走上了在陶瓷上作画的道路。
1983年,他考入河北轻工学院陶瓷美术系,1987年顺利进入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美术设计室,潜心研究日用瓷器型和花面装饰设计。无论是以前创作日用瓷造型设计,还是现在创作油画瓷盘设计,付斌一直都在探索求新,并且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作品也多次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垚方茶具》和《虹咖啡具》入选了首届中国当代设计陶瓷特展。
为了学习和掌握创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艺,增强陶瓷文化的修养,20多年间,他先后到景德镇、南方等地瓷区学习考察,虚心求教,从技法到用色不断研习,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其特点,在绘画过程中体会艺术陶瓷的精髓。为丰富设计素材,连续多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趴在设计案上,认真设计餐具造型,他大胆创新,打破陈规,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把西洋技术也融汇到他的艺术创作中。天道酬勤,他从西洋画上得到启示,经过潜心专研,将油画艺术应用于瓷器上。付斌在陶瓷艺术领域不断挑战自我,“这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的,痛是因为有些技艺难以把握,可是突破困难后快乐亦是无穷的。”
对在陶瓷艺术领域攀登高峰的体验,付斌娓娓道来:“重视艺术的同时,也要重视继承和创新,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文化的重视。一定要高起点定位艺术在瓷器上的创作,今天的艺术品就是明天的文物;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在继承传统的技法中,更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取其精华,提高艺术创作品位,真正实现艺术设计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为了弘扬民族和地域文化,他又将唐山皮影呈现在瓷器上,《影人》系列作品在陶博会上,时常引得中外参展观众驻足观赏。热爱生活的他,也借助陶博会的平台,把爱情主题新品陶瓷套具——鸟吸蜜展示给观众。“陶博会是艺术家的‘大媒人’,提供了交流平台,增加了经济收入,也带动了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