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辉)为做好节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2016年春运奠定基础,滦县交警大队采取“五个不”措施,全面做好事前、事中安全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防范认识不松懈。大队把预防交通事故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当前季节特点以及往年恶劣天气时交通管理工作经验,对加强冬季交通整治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安排部署,逐步完善辖区恶劣气候条件下交通管理预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求全体民警及辅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克服麻痹大意,提高防范意识,绷紧安全弦,发扬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作风,确保在冬季攻坚战中不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
二、源头管理不放松。一是大队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推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日常化、常规化,保持对隐患治理的高压态势。积极协助交通等有关部门做好危险路段的治理工作。二是各中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沿线的客运企业和货物运输企业,检查督导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督促企业加强对车辆及其驾驶人的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同时,强化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驾驶人的责任意识,杜绝酒后驾驶、“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三、打击违法不留情。一是科学安排警力。大队坚持一线倾斜的管控方针,将警力最大限度的投向路面一线。采取定点盘查与巡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落实错时上路、弹性上岗、“无缝巡逻,峰时叠加”的巡逻勤务机制,加强路面巡逻管控,尤其加大对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路段的巡逻密度,严查酒后驾驶、超速、客车超员、疲劳驾驶、违法停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净化路面秩序。二是加强路面管控。大队科学合理的安排好人员、车辆等装备,加大对辖区沿线道路超速行驶、客车超员、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强化夜间19:00—22:00的管控力度,严查渣土车及大货车闯禁区,严格落实处罚措施和不消除违法行为不放行等办法,营造严管重处的高压态势。三是民警在检查车辆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执勤执法规范要求,依法从严查纠交通违法行为。
四、宣传教育不间断。大队认真落实宣传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深入辖区学校、企业、村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充分利用播放事故光盘、剖析典型案例、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积极与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联系,扩大宣传效果,强化宣传教育攻势,全面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安全防护不懈怠。大队认真组织民警学习有关规定,学习执勤执法安全防护知识,开展实际操作演练。配齐路面执勤民警必备的反光背心、反光锥筒、现场警戒隔离带等防护用品,要设置醒目的检查标志。教育民警在拦车检查时,注意观察车辆行驶状态,方法要得当,避免意外伤害。在对酒后、醉酒驾驶人采取询问、取证、教育、约束、处罚等措施时,要有2名以上民警在现场,提高警惕,防止不法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