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四个“精准”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
(记者 齐福臣 通讯员 檀咏、裴建伟)乐亭县通过精准识别扶持对象、精准安排扶持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开发公共岗位,对残疾人实施“四精准”扶贫,效果显著。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这县各乡镇成立工作组,逐村逐户进行核对,并建立残疾人信息库,真正把残疾人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摸清摸准。
针对不同贫困残疾人群制定不同的帮扶项目,因人而异,对症开方。让盲人学按摩技术开按摩店;对有一定文化的下肢残疾人动员其学习家电维修、手工艺加工、面食制作等技术,从事个体经营;对于居住在农村、文化程度不高、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组织其学习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等技术,从事种植养殖……据了解,几年来该县已举办各类残疾人技术培训班30多期,受训残疾人达1000余人。
为了提高残疾人扶贫项目的精准度,乐亭县根据县域经济特点,依托残疾人种养大户建立了8个残疾人扶贫基地,通过“一对一”的技能培训、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扶持带动300多名残疾人走上了“产业脱贫”之路。
在资金上给有创业意向的残疾人开精准“绿灯”。《关于扶持贫困残疾人从事生产经营贷款贴息的实施办法》适时出台,县里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有志创业的残疾人贷款贴息。5年来,该县共投入扶持资金近30万元,扶持创业对象60余人。这县还把贫困残疾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作为残疾人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年对考入中高等院校的贫困残疾家庭子女及贫困残疾学生进行资助,仅2015年就有31人在县残联的资助下走进了大学校园。
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的公共服务模式,通过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和残疾人专职岗位,举办企业用工交流座谈会,多渠道、多途径安置城镇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