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市政协委员热议“唐山印象”
发布时间:2016/1/30 10:27:53 | 人感兴趣

留下悠悠乡愁记住唐山印象

——市政协委员热议“唐山印象”

  专稿 (本报记者 王昊)“在城市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彰显城市品位和历史文化特色,让城市更靓丽、更宜居,给人留下深刻的‘唐山印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焦彦龙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唐山印象”恰逢其时,“唐山印象”一时在政协委员当中引起强烈反响。

  “留住‘唐山印象’的意义在于打造今天,创造明天更好的未来。”杨立元作为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对“唐山印象”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提出的建议中,多数是希望通过更好地挖掘唐山文化精髓,重视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整理,将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碎片,整合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的具体的事物,进一步留住“唐山印象”的根脉。

  其实,“唐山印象”反映着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唐山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城市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现存的第一张股票、第一位中国本土大学教授,相继在这方沃土诞生。在杨立元看来,唐山近代工业历史遗迹的保护才是让世人记住“唐山印象”的关键,这种保护绝不仅仅是在遗迹上修建仿古建筑,而是要大力恢复和重建那些正在被遗忘的历史遗迹,构建起完整的文化链条。

  有人说,唐山的文化中有地震文化的烙印,在40年前的那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发生之后,经过历史的慢慢沉淀,给这座城市留下的记忆已不单单是伤痛,而是变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根植于人们的记忆深处。杨立元表示,他多年来都在致力于大地震文化的研究,这既包括物质文化的留存,也包括记忆文化的延续。他提出,要适当保留唐山地震遗址,不能因为城市的发展而毁掉城市的历史记忆,一旦这些历史遗迹被毁就意味着永远地消失。毕竟,文化是留住一个地域文脉的关键,要想留住“唐山印象”,就要重视历史印象的保留和整理工作,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以真实为依据,以美为内核,让世人看到“唐山印象”的光芒。

  奔腾的滦河水孕育出世代传承的滦河文化,历经几代人传承发展的老呔文化、抗战时期的红色文化,这些特色文化构筑起了唐山文化的精髓。杨立元希望相关部门应对即将消失的历史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只有保留住这些历史遗迹,才能保住唐山现在与未来的印象。

  “‘唐山印象’,应当是一种风范和风骨的体现,既展现出唐山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要将唐山人敢于挑战各种困难的精神呈现给世人。”王家惠作为市政协委员、市作协主席,对“唐山印象”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将“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精神”“三条驴腿闹革命的穷棒子精神”“特别能战斗的开滦精神”作为“唐山印象”的实质来看待,正是这些精神才展现出唐山人民敢于攻坚克难的决心。

  在提到“唐山印象”时,广大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在加强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加强文化精品工程建设,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创作中去,创作出一批优秀的精品力作,以文艺文学作品形式展现“唐山印象”,真正让“唐山印象”远播四方。

  消失的东西无法挽回,尚存的遗迹不能磨灭,留住“唐山印象”是所有唐山人民的一种期盼,是对历史保护的一种责任,是一代代唐山人对这座城市的永久记忆。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7 2:21:41,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