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市民建议
在唐山站设置“大表”
近日,热心市民黎公林来到本报编辑部,建议在唐山站设置大表。
黎公林介绍,2014年3月27日,唐山站投入使用4个月后,他有机会第一次踏入这座气势恢弘的建筑。乘坐出租车径直到达车站二楼平台售票处,从自动售票机上取了网购的车票。转身步入进站口,经自动扶梯、直升电梯,迎面看到大型电子屏幕引导乘客进站候车。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及自动清扫机械、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检票机、多媒体查询与广播等,展示给人们一座充满高科技的安全、便捷、环境温馨的铁路交通枢纽。
在新火站楼上楼下留连忘返,直到临近中午时分,他下意识地想要看看逛了多长时间。可是,在候车大厅找不到任何电子时钟或者机械钟表。询问在场的站内工作人员,回答说尚未完善,暂缺少时钟。他走到唐山站东侧站前广场四处张望,也没有找到任何时钟,只好带着遗憾的心情匆匆回家。
转瞬间,快两年了。他近日阅读《唐山晚报》刊登的文章《唐山街头的“大表”》。文中写道,“1994年启用的唐山火车站‘大表’格外壮观”。从文章附带的照片上,又看见了唐山火车站改扩建前的“大表”,不过它已经“退役”了。联想到国人所熟识的北京站、北京西站、天津站等火车站;又上网搜索巴黎、悉尼等铁路客运站,在站前广场,都能看到结构别致、形态各异的“大表”。它们也成为所在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形象,也是各个城市给予到访者的名片。
随着世界园艺博览会会期临近,以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和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大型活动即将举办,市民及外地客人非常关注唐山市容市貌。为此,他建议:在唐山站东、西两侧站前广场,设置带有唐山特色的指针式或数字式“大表”,整点鸣钟报时,并设置语音发声功能,令其在适宜时段,播报迎宾话语。他说,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愿望,广大市民也热情期待。
(纪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