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甲店到曹妃甸
专稿 唐王东征高丽凯旋,途中,随行的曹妃不幸病死,唐王下令将其安葬在一片水草丰盛的岛屿上,于是,中国的土地上,有了一个叫作曹妃甸的地方。大雨瓢泼,似乎在与唐王一同思念着曹妃。雨中行军一天一夜,天光放晴,路边,将士们一边休息,一边晾晒自己的甲胄,于是,一个叫作亮甲店的地方又诞生了。难道历史注定亮甲店要与曹妃甸有什么联系?
2015年12月14日,我从亮甲店到了曹妃甸。我们公司从事水空调安装业务,夏天刚刚给曹妃甸一家新建公司安装了水空调,现在他们反映会议室的制热效果不好,公司派李师傅带我这个新人去解决。
早就听说曹妃甸是靓丽新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中的重点区域。我想,这次可以开开眼了。
坐车、等车、倒车,下午2点多,我们终于赶到了曹妃甸。阔路、碧树、高楼,刚刚下车的我还在晕头转向,匆匆走在前面的李师傅便回头训我,“你是工作来了,还是旅游来了?”
公司派了两个人协助我们,电工小刘和维修工小王。李师傅检查之后,发现是管路堵塞,于是,我们找来各种工具拆卸。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小刘是哈尔滨人,小王是宁波人,两个人混合着家乡味和唐山味的普通话,像是在唱歌。他们都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当我疑惑他们为什么不到北上广等大城市闯荡的时候,他们说这里正在全面开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特别适合锻炼、磨砺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而且将来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洋溢在他们话语里和脸庞上的自信与乐观,仿佛在告诉我,脚下的曹妃甸有着无限的魅力和希望。
一切收拾停当,已近晚上10点,两个人带我们到食堂吃了饭,又安排我们在待客室住下。李师傅说要赶车,所以早上6点,我俩起来洗漱。这时,小刘推门进来,说空调一夜运行良好,老板知道我们连夜修好了空调,很高兴,要送我们去车站。
老板的奔驰车很舒适,人也很随和,他说把我们送到车站,他就去开会,两不耽误,挺好。我们为老板的热情和巧妙安排而感动。交谈中得知,他是北京人,来这里投资,是看中了这里的政策、环境和前景。看得出,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而曹妃甸是一个适宜追逐梦想的地方。
15日中午,我从曹妃甸回到了亮甲店。
一天的曹妃甸之行,匆匆忙忙,没来得及看她的靓丽容貌有点遗憾,但她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聚集着一群来自祖国各地的有知识、有能力、有活力、有梦想的人。那么,明日曹妃甸之熠熠光华,可想而知了。
昔日唐王征途中的两块荒邑,如今有了天壤之别,两者的联系,除了同是唐山的土地,我还希望我的家乡小镇,成为第二个曹妃甸。
张福生
参与方式:征文作品可发至电子邮箱tswbzbs@163.com或邮寄至唐山晚报总编室,邮编063000。来稿请注明“我眼中的曹妃甸征文”字样。作品择优在《唐山晚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