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边日租房:一道灰色的风景
专稿 (本报记者 郑义祥)记者近日发现,在我市大学道街头,各类小广告屡遭清理的痕迹明显,但不断有新的粘贴以及漏网之鱼,其中以日租房的为多。随即记者步入了周边高校的校园、教学楼,在2个小时内,发现了张贴、涂写此类广告的日租房经营者有15家。
经过整理,记者发现以下特点:从张贴的位置看,校园内教学楼的洗手间、墙壁上较为集中,不干胶小广告占主体,手写体也常见;从提供的服务看,有日租、月租和时租,24小时热水、10兆光纤、无线WIFI是“标配”,位置集中在高校周边的居民区,比如景泰翰林;从价位上看,日租从50元到150元不等,时租大体是2小时30元到50元,多一小时加10元,最低者直接打出每小时15元的价格。
根据广告上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上了一些经营者。后者介绍完价格问什么时候需要用房后,记者问需不需要身份证,回答全部说不用,但其中一位比较警惕,问记者是不是学生,自称他的生意只针对在校大学生。
随后,记者到达了位于景泰翰林的一家日租房。经营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士。见到记者后比较警惕,直接以没房为理由拒绝提供。记者以高校教师的身份和他攀谈,取得了信任,并最终进入了日租房。记者发现,一套三居室的住宅被他隔成了五六个小房间,每个都专门上锁,征得同意后,记者推开了其中一间,里面只有双人床、电脑简单的陈设,卫生间则是共用的。当记者表示私密性不强,有没有一室一厅日租房的时候,他说没有,他只是年龄较大,打工不易,于是做起了这个生意,同时补充说,像记者要求的这类日租房,价格都在100元上下,一般的学生负担不起。
接着,记者联系上了另外一家,对方称这个小广告是他上大学时候贴的,去年大学毕业后他在石家庄参加了工作。当记者表明意图后,他很愿意谈他对高校周边日租房的看法。通过QQ他告诉记者,日租房主要是针对学生,他感觉社会上对此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根据他的体会,情侣约会、亲朋好友来访、考证考研是日租房的最主要的用途。一是位置方便、二是价格便宜,尽管与快捷酒店的服务和设施相比有差距,较高的性价比还是大多数学生愿意选择。记者问开日租房赚不赚钱和广告上说“床单一客一换”能不能做到时,第一个问题,他说赚不了多少钱,对于他来说,就是自己用着方便,对外提供一些日租服务,降低自己的租房成本。第二个问题,他说很难做到,只能做到相对干净整洁。最后他说,现在大家很少贴小广告了,主要是靠微信。
记者按照他提供的方式,用微信搜了搜附近的人,很快就加上了一位日租房经营者,对方直接发过来以下信息:“××日租,全是50平方米一室一厅、席梦思大床、生活用品齐全、卫生条件一流,一天有100元的、120的、130的、150的,小时房开房价起价2小时50、多一小时加10元……”其对业务驾轻就熟。
日租房有着公寓的私密性和居住氛围,又有着中低档酒店的环境和基础服务,虽然出售时间短、价格低,但是客流量大,开始吸引一些酒店经营者的目光。记者就看到了某家快捷酒店这么贴在某大学门口的一则小广告:宾馆拥有房间60间,每天推出30间特价房,劲爆价59(元)钟点房39(元),会员价分别为50元和30元,所提供的各类服务与个人日租房所提供的大同小异,但这种正规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占领散兵游勇所占据的市场,尚让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