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爱民)本报对非法营运车辆(“黑出租车”)问题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昨日,几位市民向记者讲述了与“黑出租车”有关的遭遇。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提醒市民,“黑出租”坐不得。
开平区西新苑的王女士就经历过被“黑”的事。她回忆说,去年十一黄金周从石家庄坐火车返回唐山,刚一出火车站,一大群人就围上来。“到哪儿?大姐,坐车吗?”因为急于回家,王女士与其中一位司机谈妥价格15元。快到西新苑门口了,王女士递给司机50元,拿着找回的零钱就走了。“回家才发现司机少找我钱了,理应找我35元,却只找了15元,没有发票,车牌号我又没注意,只得认宰,好长时间心里别别扭扭。”
市交通局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王强副处长告诉记者,由于非法营运出租车没有计价器,没有发票,车牌照也容易造假,很容易发生类似王女士的情况,乘客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就比较困难了。
乘坐非法营运出租车费用损失不说,更让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德源里小区的王先生有一次出门办事,就被“黑出租”司机的一番表白吓得中途下了车。路上聊起“黑出租”的生意,司机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虽然说出租车是‘暴利行业’,但是开出租车太辛苦。开这个却不一样,没有太大的压力,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花上几千元就可以买到一辆二手车。干这个,也算挣一个是一个,一本万利呀!”乘坐的竟然是二手车,这让王先生大吃一惊,“乘车不仅为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安全,但这辆车却让我提心吊胆,走了一半我就下车了,打了正规出租车接着走。”
非法营运出租车不仅面向唐山本地市民,还紧盯外来乘客,采取绕道等方式进行欺骗。昨日,一位李先生来到交通部门讲述了他在唐山的遭遇。李先生来自沧州,“在火车站附近,我们被一位假‘的哥’忽悠上了车。目的地是翔云西里小区,但这位‘的哥’七绕八绕好长时间不到,我们很是着急。‘的哥’说马上就到,转过去就是。到了翔云西里小区,我们付了40元钱,过后才知道上了当。”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治理“黑车”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都自觉抵制非法营运出租车,乘坐正规合法出租车出行,非法营运出租车这一“顽疾”才能得到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