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唐山印象”
专稿 (崔玉宝)城市印象的实质是人的印象、人的感知,包括本市人和外来客的感知,也包括没到过这个城市,但通过各种途径而形成的印象。前不久与网友聊天,谈到对唐山的认知,网友第一反应是“大地震”。于是笔者给网友恶补:唐山有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北方瓷都……唐山之所以给外人留不下深刻印象,很大程度是因为对城市设计重视不够,特别是缺少标志性公共空间和标志性建筑,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缺位。
“唐山印象”可以影响外界对唐山的认知,积极的“唐山印象”可以为唐山营造发展的外在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给唐山带来更多的机遇。我市提出的打造“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现代化沿海强市”的目标是对城市印象新的定位、新的认知、新的期待。通过对“唐山印象”重新塑树,可以形成城市凝聚力,增强市民荣誉感、归属感,提升市民对城市的发展期待值。
塑树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唐山印象”,需要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特别注意彰显城市品位和历史文化特色。城市首先是硬环境的集合体。人们对一座城市印象如何,第一眼是看它的硬件——城市环境。因此在城市建设上要以艺术家的眼光和工匠精神来设计城市,一方面,要突出靓丽。要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使城市建筑错落有致,彰显唐山地域特色、时代风貌,创造经典、塑造大美。另一方面,要突出历史文化。恢复和重建那些正在或已经被遗忘的历史遗迹,打造一批有历史文化印记的建筑群、单体建筑、城市雕塑、文化景观,把唐山的人文典故、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变成城市符号,构建起完整的文化链条,给人留下深刻的“唐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