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台 新机遇 新空间
本报评论员 崔玉宝
仲夏时节,高朋满座。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河北省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即将在我市隆重开幕,会议期间,来自16个国家的58名省州市长率企业参会。它不仅搭建了我市对外开放合作的新平台,而且,打开了一扇让世界更多、更广了解唐山的窗口。借助大会的国际平台,我市将通过每一位来宾,“牵手”其所代表的国家、城市,拓展更加广阔的开放新空间。我们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是我市近年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重大国际性会议,而“地方会+经洽会”的混搭形式,则又呈现出一个合作范围更广、开放度更强的态势。从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2013年7月在重庆召开起,“以经贸合作为方式、以地方合作为平台”的中国—中东欧合作便逐步具体化。今年,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实现了中东欧16国全覆盖。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将进行广泛交流;“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京津冀产业创新协同发展高端会议、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以及省经洽会等一系列活动,都为我市转型升级、扩大开放、提高国际合作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
借助“地方会+经洽会”组合的东风,不断加深与中东欧国家的往来与合作,必将拓宽我市与中东欧国家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经过4年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中东欧16国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各国现在急需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唐山的重化工业、装备制造、海洋产业等迅速发展、优势凸显。因此,这次会议不仅为双方搭建共荣共进的发展平台,而且将使双方合作进一步挖掘潜力、迸发活力。
和中东欧16国共同开展地方合作,抢抓新机遇、开拓新领域、拓展新空间,这场“合作盛宴”无疑将为唐山输送更多的养分。以地方会、经洽会为“招商舞台”,我市可以借势开展卓有成效的经贸活动。唐山与中东欧国家有着良好而广泛的基础,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至2015年5年间,我市对中东欧16国实现进出口总值达1.99亿美元。中东欧16国在唐山投资项目的热情也越来越高:2014年,捷克在我市投资建设第一家企业,如今年营业额已达4288万元,出口额2874万元。2015年,又有中东欧国家的11个投资项目成功签约唐山,总投资约9.5亿美元。与此同时,唐山企业赴中东欧国家投资的项目日益增加。在这次会议上,我市将有5家企业参展中国—中东欧国家省州产业合作展,全市96家企业、近150人将与中东欧企业进行跨境合作洽谈,从而为我市乃至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走出去”、将欧洲国家先进技术产业“引进来”开辟出新的空间。
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省经洽会开幕了。我们要借这次会议的新平台,在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中,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新空间、创造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