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婆婆和瘫痪儿媳的故事
(徐喆、张丽艳、徐贺宁)
穿衣、喂饭、翻身、清理大小便、收拾屋子,这些繁琐的家务事,古冶区矾土矿楼78岁老妪王翠兰一做就是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她不嫌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儿媳刘凤兰,拳拳亲情诠释了一位平凡母亲的无私大爱。
病魔突至,婆婆坚强挑重担
1983年,王翠兰家迎来了21岁的儿媳刘凤兰。儿媳患病前的日子里,小两口打工上班,王翠兰帮着照看孙女,日子说不上宽裕,但全家人生活得平静、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10月,过门21年的儿媳刘凤兰因小脑萎缩造成神经受限,全身不能动,从那时起,刘凤兰就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别伤心、难过,你上好自己的班,凤兰我来照顾,这个家不会散!”婆婆王翠兰平静地对儿子说。从此,王翠兰担起了照顾儿媳和家务的重担,这一照顾就是6年。2010年,王翠兰先后被查出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老人自己每天也是药不离身,却天天守候在儿媳身旁,从没离开过一步,悉心照料着。
照顾儿媳,她从未出过远门
提起自己的母亲,王翠兰的儿子林永华按捺不住激动和感激。
“母亲从来不把儿媳妇当外人,真就当是自己的闺女看待。最近,母亲又给我妻子缝了好多小垫,加起来得有200块了。”
“凤兰现在不能动,就像月子里的孩子似的,用小垫代替尿布,省得凤兰难受。”王翠兰把朋友和邻居们送来的旧衬衣、衬裤剪好以后,都给儿媳妇缝小垫用了。6年来,王翠兰整日守候着儿媳。在儿媳没患病时,老人每星期都会去新区的两个女儿家住上两天。但是,自从儿媳瘫痪以后,老人就再也没去过女儿家。“我要是出去了,凤兰咋办呀?我可不放心!”
林永华说:“每次下班,一进家,就看见老妈伺候着瘫痪的妻子,我心里就不是滋味。”他说,去年冬天下班回家,正好看见母亲帮着妻子翻身,为妻子擦洗,大冬天的,老母亲出了一身汗,看着瘫痪在床的妻子和满头大汗的母亲,他眼圈红了,妻子凤兰也哭了。
只为儿媳,可怜老人一片心
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媳是王翠兰老人生活的全部内容,可是每天照顾刘凤兰的饮食起居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一天三顿饭,按时喂饭吃药、洗脸梳头、换尿布、擦身体、按摩,既辛苦又单调。“每次都要把饭菜打碎,以软的为主,凤兰有病了,我照顾是应该的。”6年里,王翠兰每天都重复着这些家务,虽然很辛苦但老人从未说过累。
林永华说:“睡觉前,我给妻子洗洗脚,擦擦身子,可是母亲还是不放心。有的时候干脆一把抢过去,亲自为凤兰擦洗,担心我伺候得不舒服。”
“白天都是我照顾儿媳妇,我又是当妈的,永华哪有我伺候得精心呢。”
儿媳妇曾经一度不能说话了。王翠兰这位婆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只要有时间,就陪着儿媳聊天,而且要求儿子和孙女有空也都要和刘凤兰说话。也许是母爱感动了上苍,如今刘凤兰又能说出简单的一两个字了。据唐家庄街道的工作人员介绍,刘凤兰不能动,一年四季都要盖被子,但是老人从来没有让儿媳捂过湿被褥,儿媳身上也从未出过湿疹。爱干净的王翠兰大妈,隔三差五就用醋和桔子皮熏熏刘凤兰的房间,把儿媳妇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异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