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收到大清河野生动物救助站站长田志伟转来的一条微信:联合国环境署《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秘书处沉痛宣布,该公约执行秘书长布拉尼·钱伯斯博士(Bradnee Chambers)因病于2019年1月23日在他的家乡加拿大去世。这不幸的消息,让我回想起两年前与钱伯斯博士的一次野保机缘。
2016年10月底,老田打电话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邀请联合国环境署《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秘书长到中国考察,要来参观大清河野生动物救助站。10月31日下午,我早早赶到救助站。将近4点,钱伯斯博士在绿发会官员王海滨和天津著名野保人士王建民陪同下抵达。这是一位40多岁、身材高大、金色须发的加拿大人,和蔼平静,语音儒雅。寒暄中我告诉他,我是当地报纸的记者,也是一名野保志愿者,专程赶来欢迎他。钱伯斯博士很高兴。我问他的中国年龄属性是哪种动物,他好像说是属鼠。
在科普展室,钱伯斯博士对满墙的鸟类图片很感兴趣,不住地寻找、询问。随后一行人又去参观猛禽康复笼舍。那里有一只巨大的雕鸮,体重达4000多克,十分罕见,伤愈后将养近一年,膘肥体壮,野性十足,见人咬牙瞪眼,在鹰架上来回踱步。我和老田已经商量好,考察结束后,请钱伯斯博士亲手放飞这只雕鸮。深秋日落早,眼看已近5点,我催着老田赶紧放飞。
老田戴上手套,从笼舍里抱出雕鸮,让钱伯斯博士也戴上手套。俩人蹲在地上,老田一只手紧紧攥住雕鸮的双腿,想先给他演示怎样放飞,然后再把雕鸮交给他。显然,对这样的场景钱伯斯博士很陌生,十分紧张。老田比比划划说了几句,他也没听懂。就在两人将要交接的时候,那雕鸮突然猛扇翅膀,从老田的手中飞走了。没拍上!我开始埋怨老田。老田说:“我只顾和他说话,手没抓紧,那雕鸮挣出一只利爪抓透了手套,我一激灵,它就飞了。”他说还有两只翘鼻麻鸭可以放飞。面对这两只鸭子,钱伯斯博士胆儿大多了,在老田和王建民的帮助下,他双手抱住一只麻鸭放在地上,一松手,麻鸭扇动翅膀前冲几步,迅速飞向空中。钱伯斯博士快乐地喊出了声。我瞬间按下快门——夕阳洒在三人愉悦的脸上,暗影里振翅的麻鸭翅膀有些虚化,动静相生,情景温馨。该照片刊登在2016年11月1日的《唐山晚报》头版上(如左上图)。
这是CMS的官员第一次访问中国民间野保组织。时隔不久,我国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转来消息,在联合国环境署的相关会议上,钱伯斯博士介绍了他考察中国的经历,并展示了刊登他放飞照片的《唐山晚报》照片。他说没想到中国民间的野保工作开展得这么好,有这么多的志愿者。
CMS秘书处的公告显示,钱伯斯博士长期在联合国相关组织任职,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尤其在环保领域贡献突出、著述颇丰。全世界环保界为失去这样一位精英深感痛惜。在中国的丧俗文化中,将人的去世喻为“驾鹤西归”,鸟儿似乎是人间与天堂的使者。果真如此,全世界迁徙的候鸟都将承载着他的灵魂巡游世界。春天,我们看到北归的鹤群也会想起他。
再见,布拉尼·钱伯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