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农妇万玉艳:给四位老人一个温暖的家
发布时间:2011/1/24 11:09:35 | 人感兴趣

万玉艳:给四位老人一个温暖的家

  (杨乐、付彩虹)万玉艳是迁西县罗家屯镇东寨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是这县第三届道德模范中最年轻的一个。

  “我不能走,我走了这个家怎么办?”

  “凭你的成绩如果复读的话,肯定能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这时候可不能退学。”20年前,一个秋愁的日子,万玉艳的高三班主任这样说。

  这一年,18岁的万玉艳仅以1分之差高考落榜。正当她踌躇满志准备复读时,横祸袭来,她的父亲在砍树时被重重地砸了腰,住院一个月不见好转。看着同样患病需要照料的母亲,一旁还有两位垂泪的残疾叔叔,万玉艳心如刀绞。

  “父亲”,实际上是万玉艳的养父。

  因家庭贫困,万玉艳出生3个月就被抱养给了东寨村的万云夫妇。视如己出,万云夫妇给了小玉艳一个温暖的家。

  而今,养父、养母和两位叔叔都需要照顾,她哪忍心丢下他们不管。于是,辍学成了万玉艳坚定的选择。

  在哈尔滨工作的亲叔叔听说了万玉艳的遭遇,泪如雨下,他专程赶到村里,准备把万玉艳带走。“我不能走,我走了这个家怎么办?”这是万玉艳不停重复的话。

  就这样,正值花季的万玉艳接过了母亲洗衣、做饭的活儿,接过了父亲手里的锄头和镰刀。

  白天,她边下地干活儿边看护两个残疾叔叔,成了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晚上,她给养父做腰部按摩,端屎端尿。一晃3年,养父的腰竟奇迹般地好了。

  “没有她,这几位老人活不到今天!”

  “玉艳这闺女好啊,比亲生的都孝顺。没有她,这几位老人活不到今天!”村里人谈起万玉艳全都竖起了大拇指。

  “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一定要孝敬老人。”22岁那年,万玉艳和本村青年马福恋爱结婚,这是他们婚前的约定。为了这个家,马福做了上门女婿。

  养父腰伤虽然康复,但是干不了力气活。两个残疾叔叔更不用说,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每天只喜欢在外边乱走,到吃饭的时间还得万玉艳到处寻找。家里人多,开支大,一年收入刚够吃穿,养母刘素芝又得了肺气肿需要天天吃药,生活愈加沉重。

  为了养活全家,万玉艳用贷款买了一辆拖拉机,让丈夫搞运输。她除了每天给丈夫押车,回家后还得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让全家人吃上热乎乎的饭,穿上整洁衣服,铺上干净的被褥。有时一看饭做得不够吃,万玉艳总是先让老人们吃饱。老人病了,她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守护。一次,残疾二叔病了一个月,医生都说没救了,可是万玉艳没有放弃。她四处找偏方,每天煎药喂饭,精心呵护,硬是从死神那里把二叔的命夺了回来。

  人非草木,丈夫马福有时干活儿累得心烦,回家看到糊涂添乱的残疾叔叔,难免有搂不住火儿的时候。每当这时,万玉艳总是先抚慰老人,再把丈夫拉到一边讲道理,说暖话,给他排解心情。渐渐地,丈夫马福理解了万玉艳的良苦用心。

  万玉艳用爱把一家人的情感熔铸在了一起。

  “宁可少生一个孩子,也要多养好一位老人。”

  为了减轻万玉艳的负担,村干部建议她把两个残疾叔叔送到敬老院。两位老人听了流着眼泪直摇头,都不想离开这个温暖的家。万玉艳也舍不得他们,最终作罢。

  “宁可少生一个孩子,也要多养好一位老人。”为了全力照顾老人,万玉艳一直不敢生二胎。直到2006年大儿子顺利考上了县一中,她才又生了女儿,两个孩子相差16岁。儿子在万玉艳的教导下,孝敬老人,好学上进,2009年以60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20年前,万玉艳的奶奶临终时,看着自己3个残病的儿子忧虑地说:“这个家看来怕是要散了!”

  20年后,这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幸福和睦,充满了希望。

  万玉艳,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以一颗充满爱和感恩的心,书写了一篇大孝至爱的感人故事。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3 13:55:25,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