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工作
——记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女工刘莉莉
图为刘莉莉正在聚精会神工作。王为平摄
(本报记者徐喆)
人物简介:刘莉莉,今年35岁,中共党员,现在担任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总装配一厂五班班长。近年来,她先后荣获中国北车集团十大杰出青年、操作技术专家、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唐山市巾帼建功标兵、科学发展示范标兵、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她所在的接线五班先后荣获了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市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她带领的班组成为“金不换”队伍。
一个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刘莉莉,做到了。
2011年一个冬日的下午,记者在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见到了她。她的话很简单。“我就是把繁琐枯燥的事坚持做下来了。”
她的经历也没什么特别。1995年,从山西永济电机厂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至1999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机电设备大专学历。现在,她又在攻读本科学历。有段时间单位没活干,她想到过离开唐车企业。为了生活,她在外面打工,才知道外面的工不好干。当她正在犹豫到底是继续留在国企还是走出国企的时候,2005年机会来了,自己所在的企业与西门子公司联手启动时速350公里的CRH3项目。
“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会掉到自己的企业,真是想不到。”她想着,“自己不能放弃,和企业一起再挺一挺,咬咬牙,前面就豁然开朗了。”
态度严谨 责任心强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工作”
2009年6月19日,温家宝总理来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视察。来到五班,握住刘莉莉的手并给予重托:“你们的工作很重要,关系着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危,千万不能接错啊!”这句话一直萦绕在刘莉莉的心头。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她感觉她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一项工作,还有一份关系到生命的责任。她说:“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
进口线在运输的过程中有外包装,有包装就要钉钉子,在钉钉子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钉进线皮里面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出现短路或者是断路的情况,铺到下面谁都不会看到。所以质量检查时,员工是用手心攥着线从头到尾走一遍,因为这样可以用手心感觉到钉子到底有没有钉进去。在德国西门子,走线时一个人攥一把线,能攥多少攥多少,一捋就走了,但是,细心的刘莉莉发现,如果这样攥一把线一捋,里面总会有感觉不到的时候。所以,从德国学习回来后,她要求班里的每位成员捋线不超过4根,放线时将手插入每一根线,因为这样都能感知到每根线。车间刚组建之初正值冬天,供暖设施还不十分完备,每次质量检查时,她和她的五班同志都是裸手进行捋线,即使手被冻得通红甚至裂口,也没有一人要求过戴手套。
踏实工作 无怨无悔 “工作中不把自己当女人看”
“在生活中可以把自己当女人,但是在工作中别把自己当女人看。”
火车上的电热器,几乎全是男的安装。但是这种活,刘莉莉完全是自己做。火车上的电热器外面都有个罩,卧铺那里的电热器都非常低,要把电热器外面的罩扣上就必须匍匐前进,必须从一端爬到另一端,然后才能扣上那个盖。一般女孩子从来不做,但是她却认为,没有什么干不了的,只是一种态度的问题。
天道酬勤。2007年4月份,她被选送到德国西门子公司参加技术工人的操作培训,她用了“眉飞色舞”来形容当时兴奋的心情。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男性技术工人。刘莉莉作为一名女工,能被选送到德国西门子公司参加技术工人的操作培训,缘于她一如继往的坚持和执著认真的工作态度。她在工作中也曾经苦恼过,作为女工,她希望获得同男工一样的学习技术的机会。可是,每当机会来临时,却总是与她擦肩而过。内心纠结的刘莉莉向工会主席诉说了心中的烦恼。“你的前途不渺茫,完全靠你自己。”工会主席当年鼓励她的一句话,让她至今备受鼓舞。
执著追求 不断创新 “差一点也不行”
刘莉莉每天仍然一如既往地干着繁琐的工作。
2007年,刘莉莉被选送到德国西门子公司参加技术工人的操作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却对她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因为,在德国的工厂里,根本找不见诸如“大概”、“也许”、“差不多”、“两三米”这样的词汇。
她为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要问“这个杯子多高?”我们可能会回答:“差不多5厘米吧。”可是,在德国西门子,是听不到这样的声音的。诸如杯子到底多高的问题,在西门子都会有一个工作平台,每一个杯子都会画上刻度。
刘莉莉学的是剪线,在出国前,企业里面都会有一个大概值,拉20米,但是当你去量时,肯定是21米,或是20.5米。但是,在西门子绝对是20米,一点也不差。
2007年,刘莉莉从德国西门子学成回来,开始担任剪线班班长,同时担任培训师,对从事剪线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使18人一次性考取了上岗资质证书。在电线放线、布线和剪线操作中,她还自主创新了适于我国生产需要的“刘莉莉剪线法”,匠心独具地研制了“过线架”、“过线孔细化板”等工装,保证缆线不沾地、不纠缠,使电线前端破损率降低为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完成奥运三列动车组剪线任务后,她被调到了插头接线班担任班长,成为了总组装车间唯一的一个女班长。在接线工序中,刘莉莉创新发明的“5步接线操作法”,更是保证接线操作实现了“万根无差错”的水平。据了解,CRH3动车组的组装接线准确率达到了99.997%。
刘莉莉的接线五班承担着动车组的电器连接制作和安装任务。每列车需要连接的电器节点有8000多个,需要插接的电线类型有100多种,光配备的工具就有40多种,每一种工具都要对应一种线型,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些线最粗的像手腕,最细的像头发。一些刚走进五班的新员工在操作上只是接受了短期上岗培训,与给动车组接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于是,她响亮地提出了“接万根线,不错一根”的口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面对全部是德文的组装说明书,她带领五班全班姐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下“笨”功夫,分工负责每个零件、一条线段、一件接线工具的比对研究,给每种工具拍摄照片并编号,大家轮流当老师给全班人讲本组的研究成果和体会,让班里的每个人对这些物件从陌生到喜爱,对它们的特点和功能烂熟于心,而后再对每一个安装步骤进行详细分解。为做到精准插接,她带领全班人累计加班两个月,终于编制出了公司第一本由员工自己编制的细化工艺手册,操作工人只要按照工艺手册的说明规范操作,就能达到工作要求。这一做法得到了西门子公司的称赞,“五班的操作标准比我们还要精准”。现在,这些工作标准已经运用到了西门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