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迁西马家沟村:国学为媒 乡村更美
发布时间:2020/10/30 9:07:17 | 人感兴趣
曾经,这里的村民要趟水过河走出贫穷闭塞的村落,到大山外闯荡谋生;而今,进村的环山风景路平坦宽阔,沿途鲜花摇曳、芳草依依。

  曾经,这里是落后破旧的小山村;而今,已嬗变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引来无数远方客人惊叹找到了心目中的“诗画乡居”。

  作为“河北国学第一村”,迁西东莲花院乡马家沟村自2009年以来,以国学文化为依托,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兴村、产业富民”之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打造国学金招牌

  蓝天白云,青山环抱。秋色中的马家沟村一派安逸、祥和、富足的田园景象。正午阳光下,村子入口处的国学文化竹简和仿古牌楼,显得格外高大醒目、特色鲜明。

  走进村子,整洁的街道两侧是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绿树鲜花点缀其间。墙边屋檐下,村民正在翻晒秋收的瓜菜、粮食和山菌,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建筑外墙上,连片灰色浮雕绘制成的国学典故和诗词名句,则文化气息十足,极具趣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与村庄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马家沟村是一个有名的革命老区村,民风淳朴,村民身上凝聚的爱国精神与儒家忠义思想一脉相承。长期以来,村民就爱好诵读国学、诗词,松油点灯的年代,村里的民办教师马连久等人就义务教村民学习国学文化。后来,村“两委”班子大力推动国学教育,为村民免费发放通俗易懂、便于携带的国学读本,把每周六定为全村的“国学学习日”,并聘请专业老师为村民上课。

  自2010年起,这村因地制宜,以“发展乡村旅游,推广国学教育”为思路,着手打造“河北国学第一村”。不仅修建国学特色鲜明的进村风景路和国学文化一条街,还设立国学教育区,高标准建立可容纳60人集中统一学习的国学堂。国学堂建成后,不但能够为来宾提供国学文化交流的空间,而且成为了教育基地——迁西县小学国学教育基地在这里揭牌,唐山市地税系统在这里建立了国学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在国学堂古香古色的小书房里,记者看到3名儿童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作功课。“村里的孩子会在国学堂完成幼儿园和一年级学业,从小就接受国学文化熏陶。”村党支部书记马殿阁自豪地说,在全村文化氛围的影响带动下,截至目前,马家沟村已经出了50名大学生,对于我们只有110户的小山村来说,这是很不错的成绩。

  国学带热乡村游

  马家沟并未止步于创建国学特色村,而是以国学为媒,通过对国学文化的深入挖掘,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财富。开发了农家乐旅游示范区,打造春季踏青赏花游,夏季沐香之旅、亲子体验游,秋季采摘品香游,形成了集国学体验、农耕体验、休闲采摘、农家美食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唐山地区以及京津承秦的游客慕名而来。

  “我们村的游客多数是回头客,有个天津大姐,每年带着一大家子来玩,还招呼着朋友。她说来这就像回娘家,感觉特别亲切。”经营农家院的村民姚兰兰说。

  在国学村品牌推动下,马家沟村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回乡创业,开饭店,办民宿,建采摘园……投身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浪潮之中。

  姚兰兰和丈夫马海宁曾在外打工多年,家乡“国学村”的名号叫响后,他们发现来村里游玩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敏锐地嗅到商机。马海宁时刻关注迁西本地以及省、市的农业扶持政策,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姚兰兰则在县、乡政府及妇联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类免费培训班,学习烹饪技术和民宿经营管理。2016年,夫妻俩拆掉老宅盖了新房,取名“宁兰轩”,正式操办起农家院,几年来生意一直很红火。

  经营农家院要准备餐饮、布置住宿,可谓事无巨细,自然辛苦,但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快乐。姚兰兰最难忘的是2018年春节,20多个外国留学生慕名来到马家沟村,体验北方乡村的传统文化习俗,大年三十那天住进了“宁兰轩”。除夕夜,姚兰兰和他们一起包饺子、放鞭炮;初一一大早,又带着他们挨家挨户拜年。在国学堂前的文化广场上,外国留学生还和村民们一起挥着彩扇,扭起了大秧歌……“谁能想到,外国友人会来我们这个小山村,乡村旅游给村子带来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姚兰兰感慨万分。

  今年,马海宁、姚兰兰计划再盖新房,扩大农家院的经营面积。“返乡创业让我们夫妻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收入比打工时高得多不说,还免去了背井离乡之苦,一家人团圆相守,既方便照顾老人,又可以陪伴孩子成长,真是一举多得,这日子过得别提多开心了!”马海宁由衷地说。

  国学带热乡村旅游。2019年,马家沟村接待游客突破12万人次,全村有农家院10余家,村内民宿主要由农户自主经营,返乡创业人员建立的精品民宿全部投入使用。“我们将继续深挖传统国学文化精髓,不断丰富国学内容,将特色民宿作为主导产业,支撑乡村旅游发展,让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更加幸福。”马殿阁告诉记者。

  因势利导兴产业

  马家沟曾是一个贫困村,全村人吃水仅靠一口不到2米深的井,耕地也严重不足。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村民出村要走河套,交通极不便利。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常住人口不过百余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劳动力明显缺乏。

  为改变落后面貌,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家沟村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入手,投入500多万元,拓宽通村道路,铺设柏油路11800平方米;整修村内河道,修建护河坝1500平方米;绿化村外环村林带6000平方米,绿化村内街道、休闲游园2000平方米;整治临街建筑立面3800平方米;实现了无害化卫生厕所和污水处理全覆盖。

  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发展以国学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插上了翅膀。记者在马家沟村游客接待服务区看到,游客中心与村史馆相依而建,在接待游客的同时,借助摆放的老物件,向游客介绍马家沟村的革命历史。在游客中心展架上,30多种迁西本土特色的纪念品、土特产品作为样品进行展示,为生产厂商代销代售。今年国庆假期,现场订购量达数万元,村民自制的绣花鞋垫等手工制品甚至被抢购一空。

  “迁西县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十几年,马家沟村最早开始作乡村旅游主题村。在它的带动下,不仅东莲花院乡陆续创新发展了几个特色乡村旅游村落,迁西南部地区旅游业也实现了突破。”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李敏告诉记者,受马家沟村成功经验的影响,许多村子也建起了国学主题文化墙,通过复制“国学村”模式,一方面宣扬国学文化,另一方面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增加新亮点。

  马家沟村只是迁西县以文旅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已建成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9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点)。

  此外,该县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乡村旅游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迁西县精品民宿等级标准及评定办法》等一系列奖励扶持措施,对创建完成的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点)、精品民宿、星级农家乐等进行相应的资金补助。据统计,目前全县有省级农家乡村酒店20家、全国金牌农家院10户、乡村旅游经营户500多户, 10位乡村旅游经营者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能手。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79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84%、42.56%。其中,乡村游对全县旅游产业的贡献率达80%,为全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作出了贡献。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2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Published at 2024/11/27 12:37:17,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