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究所的同志基本上每次参加水稻论坛或区试工作都能见到袁隆平老师,袁老师对北方耐盐碱水稻育种研究非常关注。”5月24日上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副所长高俊全怀着沉痛的心情对记者说。当天一大早,一张由袁隆平院士题写的“发展杂交粳稻,促进唐海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的照片刷爆了曹妃甸朋友圈。
图为袁隆平院士 2005 年 9 月为原唐海县题词。
“看到这张袁老师为当时唐海县题词的照片,我们既倍加珍惜,更感到责任重大。”高俊全说,滨海农业研究所坐落在曹妃甸区,是我国唯一一所以滨海农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省级区域性科研机构,主要承担河北省滨海地区适宜作物如水稻、盐生植物、耐盐植物的品种选育、引进与筛选,盐碱地和咸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涉及农垦事业发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务,为河北滨海农业发展以及农垦经济发展提供品种技术支持。曹妃甸是华北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稻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正是肩负这一重任,我们所每年都参加由袁隆平院士主导或出席的大会。”2017年4月12日,在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幕之后,高俊全有幸见证了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10位院士同台论“稻”的场景,了解到许多水稻前沿育种技术和发展趋势。
袁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在合影时听到我是河北农科院滨海研究所的,高兴地说:“你们干得不错,为北方耐盐碱水稻稻种培育推广作出了很大贡献,接下来要继续迈上新台阶。”回忆当时情景,高俊全仍很激动。
“袁老师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全球水稻增产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永远是我们农研人的楷模。”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该所二级研究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优质水稻岗位专家张启星说,2017年至2019年,因为参加青岛水稻研究工作会议和邯郸永年“超优千号”杂交稻3次测产工作,曾多次见到袁隆平院士并聆听了他的讲话,袁隆平院士每次都鼓励他们为北方沿海地区水稻育好种子。
图为 2017 年袁隆平院士与张启星研究员合影。
正是在袁老师的鼓励下,滨海农业研究所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推广工作如芝麻开花取得了可喜成就。近年来研究所育成了“集耐盐(0.4%)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滨稻8号、垦育25、滨稻10号等突破性水稻新品种,在优质特色新品种选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还研发出河北稻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集成技术和水稻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技术,为全省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采访结束时,张启星饱含深情地说:“愿袁老师一路走好!今后我们会以袁老师为榜样,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为推动河北水稻种业发展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