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王天译、田林 实习生林红颖
去年入冬时节施工时在公路上挖出的大坑,虽然经过数次回填,然而直到现在,路面依然坑洼不平。更为严重的是,数天之前,在原有的大坑上又忽然多出了一个直径达半米的深坑,位于公路正中央的深坑连日来“掀翻”了数位行人。如此“恶劣”的交通环境引来古冶区市民的一致抗议:何时能还我们一个安全整洁的出行环境?
2月23日下午,居住在古冶区的市民关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称,位于古冶区交通岗北侧的公路,在去年入冬时曾因施工挖出了一个大坑,然而施工结束后,大坑并没有得到有效回填,“我是一名公交车司机,这几个月来,每当公交车载客从那路过时,车身都会发生剧烈颠簸,有好几次都差点把乘客碰伤。”关先生说,大坑最深的时候,足有20公分深,之后公交古冶分公司的工人曾自发对大坑进行了两次回填,“即便如此,现在从那经过时,车身仍会剧烈颠簸。”关先生说。
24日上午,记者赶到古冶区交通岗看到,关先生所说的大坑位于交通岗北侧。在宽约两米的横断面上,垫在坑内的渣子和土石经过往的车辆碾压,部分地面已和公路持平,然而在公路的断口处,依然有着深近10公分的落差,致使行经至此的车辆纷纷刹车躲避,一时间险象环生。
在大坑中间,还有着一口直径近半米、深约半米的井坑,井坑旁摆放着一个隔离墩。记者注意到,虽然有隔离墩警示,然而井口的边缘仍能发现轮胎陷落留下的痕迹。
“昨晚上就见一辆轿车陷在坑内了。”等待红灯的空隙,出租车司机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口井坑大概出现在半个月前,“前几日几乎每天都会有车辆陷入坑内,还曾有电动车栽进过坑内。”张先生说。
“不管是什么单位,既然施工已经结束了,就应该还市民一个安全整洁的出行空间。如果大坑回填成这样就算完工的话,那真是有点不负责任了。”采访当中,市民们纷纷表示,希望相关单位能尽快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