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公交车上的怪现象
相信每位市民都坐过公交车,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一些有趣而奇怪的现象。
怪现象之一
现象:交通高峰期公交车前挤后空
每到交通高峰期,公交车上都会出现一个怪现象——公交车后半截人不多,乘客都挤在车前部,导致上车的人想上都上不去。公交车司机不停地喊“前面的乘客往后走”,可是乘客就是不挪步。
透视:不往车厢后面走的N个理由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上车后不愿往车厢后面走,宁愿在前面挤着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
“反正没几站路,就懒得往后面走了。”因为车程较短,大多数人不计较是否有座位,所以哪里方便站哪里。
“后面颠,前面不颠。”
“车一启动,人就容易因为惯性站不稳。上车后,走来走去有可能发生危险,还是站在前面安全。”有的老年人为安全考虑,不愿往后走。
“我才不挤呢,人这么多,挤过去难免碰着谁。”有人嫌麻烦,也怕得罪人。
建议:上车后自觉往后走
一位公交车司机说,乘客都挤在车前方,一是容易耽误自己和别人上下车的时间;二是易发生磕碰,引发乘客之间的纠纷;三是前门拥挤还存在安全隐患,乘客挤作一团,很容易被小偷抓住机会。所以希望乘客能改变以往的习惯,上车后自觉往后走。
怪现象之二
现象:下车门铃成摆设
市区不少公交车的后门扶手上都安上了门铃装置,可是记者调查中发现很少有人在下车时去按。
“下车!下车!”提高嗓门,连吼上几嗓子提醒司机,仍是市民在车厢拥挤时避免耽误自己下车的首选。
透视:“我没按铃的习惯”
就下车会不会按铃提醒司机一事,记者采访了十几个市民,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
“我知道这是门铃,但从来不按,因为大家都不按。再说,按一下‘吱’的一声,感觉挺别扭。”
“还用按铃?提示到站都应该是司机的事儿。快到站时司机都会说‘有下的没?’你回答‘有’就行了。”
建议:培养按铃习惯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一些市民,大约半数人对公交车使用门铃表示赞成。一位老人说,其实这样的门铃很有用,当车上拥挤、声音嘈杂时,司机可能听不到乘客的下车要求,有了门铃,这一问题就很好解决了。而且装门铃,可以节约能源,没人按铃时就可以不停车,这也是践行低碳生活的好方式。
怪现象之三
现象:到车厢后部去等座
记者发现有的乘客上车之后,立刻环顾车厢四周找座,如果发现车厢已经没了座位,就会径直来到车厢的后部。有的乘客还故意用自己的身体将车尾部的通道堵上,防止其他乘客再来到这里。
透视:“这样得到座位的几率高”
“车厢后面通道窄,现在车厢前面也没啥站着的乘客,为啥不站在前头呢?”记者问一位站在车厢尾部的学生。他则告诉记者,如果有人下车出现了空座,那么按常理就是“谁离得近谁坐”,在前面只能等一个座,在车厢后面就可以等十几个座,这样得到座位的几率高。
采访中,还有的年轻人表示,在前面费了半天劲儿才等到个座位,如果上来了老人,又得给他们让座,这样还不如到后面等座省心。
建议:要有爱心
“车厢是传播文明的窗口,也最能反映一座城市人的精神面貌。”一些市民表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只顾自己,不顾别人,那么社会幸福指数就会极大地降低。建议这些人拥有更多的爱心。 记者赵立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