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擦出自己靓丽人生
(黄岩)
这是她一个人的舞台!
明亮的玻璃拉门内,是一间临街的鞋吧:东墙边儿尺把高的台子上放着座椅,台子下有几只帆布马扎,工具箱内有海绵、擦鞋布、清洗剂、鞋油、胶皮手套等家伙什儿;西墙和北墙是两个硕大的多层鞋柜,已经焕然一新的各色皮鞋、运动鞋,套上了塑料袋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白色的小狗球球正趴在茶几上,注视着平和朴实的女主人在给一双运动鞋穿鞋带儿。
27岁的女孩赵婧,在小白狗的陪伴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汪汪汪!随着球球的叫声,一位来擦鞋的顾客走了进来。赵婧请客人坐好,然后戴上胶皮手套开始干活:她拿起清洗剂摇晃几下,按下喷嘴给客人的皮鞋喷上泡沫,用刷子很仔细地刷了好几遍;对污渍较重的地方,她蘸着泡沫反复清洗,直到污渍消失;用干布把泡沫擦净后,把鞋油挤到海绵上,均匀地给皮鞋打油,然后放在一旁晾一下;等鞋油晾干了,先用深颜色、后用浅颜色的擦鞋布抛光,最后用非常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
她灵巧的双手在鞋子上轻快地来回舞动,不到5分钟,一双灰头土脸的皮鞋就光亮如新了。客人穿在脚上左右看看,满意地点点头:“嗯,手艺不错!”
“我干活挺快吧!”她显露出几分得意。“3年的历练有效果啊,现在我每天可以擦好30双鞋,也不觉得特别累。刚开始不行,手艺和力气都有问题,速度也慢,效率也低,胳膊还经常是又酸又疼的。”
3年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赵婧厌倦了在外打工的生活,来到弟弟开的鞋吧,学着为客人打理各种样式的皮鞋、布鞋、运动鞋,开始了“一种能让自己说了算的生活”。当然,她到鞋吧来可不是要享清福的。“我花了3000块钱去培训,专门学了皮鞋的护理技术呢!”赵婧说起此事,语气有些自信。
她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旅游鞋、磨砂鞋、翻毛鞋的清洗与护理技术,从皮鞋的质地到制作的工艺,从季节的特点到城市的环境,每天她都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正因为她的付出与钻研,让她的擦鞋技艺日趋成熟,客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回头客越来越多,如今小店的固定会员已超过1000个。
当然,生活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伴随着成功的,是一些挫折和失误。说起那件事儿,赵婧时常用它警醒自己——
去年的一个秋日,有位老妇来店里取鞋。赵婧记忆里她已经拿走了,可是老太太坚持说鞋还在店里。赵婧翻遍了店里橱柜没找到,就让老妇回家再找找。时间不长,老太太从家里回来了,还带来了自己的姑爷,这回赵婧不用再找了——人家让她照价赔偿。照什么价位赔呢,那位姑爷说那双鞋是名牌,不能低于700块钱。赵婧拿出钞票,案结事了。因为是很熟的老客户,赵婧收活儿时没有开票,造成了双方的查无实据。花钱买教训,自那以后,赵婧给自己立下规矩:不管多熟的客户,收活儿一律开票。
说起自己的选择,她是这样认识的:“我既然干了这一行,就一定坚持下去,就要干好它。我觉得自己的职业挺有意义的,能给别人带来生活上的方便,自己又有稳定的收入,感觉挺好的。”
每天早晨9点开张,晚上8点才能谢客,这样的日子让她基本没有时间去逛街、K歌,“像我这年龄的女孩子,人家都能衣着光鲜的去逛商场、下饭店,我也只能关门后看看电视剧,在网上淘几件喜欢的衣服了!”赵婧说自己虽然有些无奈,但从未后悔过。
她说自己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擦完鞋后享受客人满意的表情。
对于未来,她有两个目标:一是开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鞋吧,一是在3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至于更远的事儿,还没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