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领跑全省智能制造
2022年全区机器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23%
近日,在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机器人生产车间,工人们繁忙地调试着特种机器人。从防爆消防到煤矿安全,从石化巡检到海底探测,从城市管廊到船用防卫,目前,该公司打造了全国种类最为齐全的特种机器人生产线。
“高新区打造的国内第一个以机器人产业命名的特色产业基地,成为企业发展的着力点。如今,公司凭借技术与应用优势已成为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企业。”公司总经理裴文良介绍。
面对机器人产业蓝海,唐山高新区在国内率先布局机器人产业基地,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政策环境,构建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形成了领跑唐山市乃至全省智能制造的“高新力量”。2022年,全区机器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23%,产业营业收入在全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行业中排名第一。
下好产业创新“先手棋”,唐山高新区先后出台《唐山高新区关于支持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办法》《唐山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公共技术平台、融资上市等多方面对机器人产业进行扶持,同时协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近年来,累计争取及投入资金超过3亿元。
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创新转变,该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健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科技转化的链条,搭建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机制,吸引机器人关联企业集聚发展。有效拓展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为相关机器人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更多元的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机器人企业75家,总数占全市90%以上。同时,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紧抓制造业转移契机,针对全区重点产业链发展现状,深入开展强链、延链、补链工程,提升本地配套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构建高水平科技服务体系。整合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类优势资源,初步建成了集创业孵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市级以上各类科技研发平台45家,从市场需求、研发服务、创新创业、技术支撑等多维度对产业形成支撑,构建共享互助的产业生态体系,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2022年,全区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4家;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累计10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唐山高新区持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与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建成全省第一家机器人专业孵化器、专业研发中心,河北省减隔震技术院士工作站、“易应急”全国应急产业大数据平台先后挂牌,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8个、各级各类创新人才1.4万名,数量和层次均位居全市第一,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