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临时大家庭”让我温暖至今
(记者刘珲王雪漫)4月26日本报刊登了题为《当年的临时大家庭,你还记得吗?》的报道,并刊发了两张从唐山地震纪念馆展出的照片中精选出来的地震老照片。“那个小男孩就是我。”昨天,读者刘川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曾是当年的“临时大家庭”中的一员。
“地震那年我13岁,这张照片大概是震后十几天拍摄的。”刘川说,35年前的那一幕至今仍清晰地留在他的记忆里。当时他们住在双桥里铁路大院,居民基本是唐山机车车辆厂的职工。大地震时,大部分的房子都坍塌了。脱险的20多户人家集中到院子中的空场里,用从废墟中扒出来的帆布搭建了一个大地震棚,20多户人家全生活在这个临时的家里。
“大伙将日用品和食物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年轻人扒粮食和锅碗用具,去附近的游泳池、水坑找水,孩子们则四处搜集碎木,妇女负责生火做饭。而饭菜和衣物,则根据大家的需要统一分配。”刘川说,他至今还记得,当时有限的水和食物,都要先给老人、小孩和身体虚弱、正在生病的人吃。 “临时大家庭”成了这些幸存者的庇护所,大家有饭同吃,有衣同穿,互相关爱,彼此温暖。即使以前曾经闹过矛盾的邻里此时也是互帮互爱,“临时大家庭”让大家在情感上一下子融洽了很多,充满了温馨。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来随着各家简易房的建成,“临时大家庭”才逐渐解体了。“35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些老邻居不知怎样了?”刘川说,那段时光让他温暖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