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石老人谭光宙
(本报记者 王伊明)
谭光宙先生是成为教师后迷上奇石收藏的。那时,这位从毛泽东故乡走出来的北京师大数学系六五届毕业生只有24岁,刚刚来到唐山。转眼,46年过去了。
谭光宙一直在教育岗位工作,他是市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常委、高级教师,他主编的《中学数学解题方法》等8部丛书均由北京师大出版社发行。退休后,他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办起了一座民办高中,成为全省第一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批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成员学校,办学10年,他仅为贫困山区的儿童、盲聋哑学校和特困学生捐款就达20余万元。
但紧张的教学和繁重的社会工作,并没有消融他对奇石的热情,在他的办公室和家里,“假山”一直是他标志性的作品。他说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对石头有特殊的感情。而他大规模地收藏奇石是退休以后的事,随着唐山市奇石市场的兴旺,谭光宙的藏石系列也迅速扩展到寿山石、戈壁石、玛瑙石、巴林石、海化石、蓝田玉、青海红丝玉、黄铁矿、金矿石等80多个品种、上千块奇石。
谭先生说,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自己办个奇石展览馆,和爱石的人一同品石、赏石。前两年,燕东生态园和市里两家宾馆负责人都来找他,商量搬一批奇石向观众展示。谭光宙立刻同意了,并献出来自己近一半的藏品。终于有了几个展示点,闲下来,谭先生便可以四下走走了,遇到参观的客人,他便主动担任起解说,从材质到产地、特点、功能。他喜欢这样的称谓:谭光宙——唐山一个不是拥有最昂贵石头却钟爱每一块石头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