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解读④
创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国民教育、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文体活动与文体设施、科学普及、市民文明行为、社会道德风尚等几个方面。
虽然内容很多,但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是两点:一是政府的职责,二是市民的思想行为。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政府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国民教育。近些年来,唐山兴建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文化场馆,社区文化馆、图书馆,很多场馆免费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
市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可以有两个维度,一是最低限度,即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测评体系》中提出了很多公共道德规范,诸如不要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意加塞插队、公共场所抽烟、乱穿马路、闯红灯、毁坏公共设施等等,其实都是着眼于这个最低限度。二是最高限度,那就是帮助他人,如《测评体系》中大量涉及到的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等等。如果说最低限度必须强制,那么最高限度则只能倡议、鼓励,决不可有任何强制的想法和举措。
其实,唐山具有非常丰厚的社会慈善基础,广大市民的热心救助行为经常见诸媒体报道,并且日益制度化、体系化。 (施闻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