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限塑令”实施3年市场现状喜忧参半
发布时间:2011/6/8 9:39:48 | 人感兴趣

  “限塑令”实施3年 市场现状喜忧参半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今年6月1日,是我市“限塑令”实施3周年之际,已经历了实施初期的适应和过渡阶段,如今我市“限塑令”执行得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早市、集贸市场——我行我“塑”

  5月31日一大早,某小区早市已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几乎每个赶早买菜往回返的人手里都提着两三个花花绿绿的超薄塑料袋。“塑料袋收钱,那我的包子卖给谁?”“不用塑料袋用什么装? ”“薄是薄了点,你看大家都在用,没事! ”这是记者一路走访下来,听得最多的话语。无论是几根葱几头蒜,还是两瓶矿泉水,抑或是热腾腾的外卖,商家总会自觉地将之装进塑料袋中。在一些集贸市场,五颜六色的超薄袋堂而皇之地悬挂在各家摊位,任由顾客撕扯。

  “摊主免费提供塑料袋就用呗,拿回家还可以当垃圾袋用。限塑令刚开始那段时间用过一阵布袋,后来还是觉得用塑料袋方便,就再没用过布袋了。”正在买菜的市民郑女士告诉记者。而在一家卖豆腐的摊点旁,记者观察到,短短20分钟时间里,随豆腐打包出去的白色超薄塑料袋多达30多个。

  在某批发市场内,记者在刚进门的显著位置就看到一家专营塑料袋的商铺。面积不大的店里摆满了不同种类规格的塑料袋,国家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也被堂而皇之地摆上了货架。而走遍整个农贸市场,记者没有找到一个有偿提供环保袋的摊点。

  小餐馆——塑料袋“干净卫生”?

  热气腾腾的油条、包子,甚至是馄饨、米线,被装进塑料袋,塞到顾客手里……这一幕您是否觉得眼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早点快餐店以及小餐馆在外带打包时使用的都是超薄的免费塑料袋,在店里吃饭不少碗上也同样套着塑料袋。据了解,虽然目前“限塑令”的实施范围尚不包括餐馆,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强制实施食品用塑料制品准入制,食品包装袋、保鲜膜、一次性塑料餐具等39类产品需在包装或产品上加贴“QS”标志,并标注“食品用”字样。而记者在多家早餐摊点及小餐馆所看到的这些塑料袋,都没有这样的标志。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其中多数人认为套上塑料袋比较干净,也有部分人表示,听说有些塑料袋遇热会分解出有毒物质,但用塑料袋装食物的现象非常普遍,也就习惯了。

  超市、商场基本都能严格执行

  记者在城区各超市了解到,大型超市基本都能严格执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统一结算时,销售凭证上单独列示着消费者购买塑料购物袋的数量、单价和款项。销售的塑料袋厚度和质量也符合国家标准,袋身也都印有销售标记条形码、安全提示、多次使用的环保标识,以及产品所用的材料、规格、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信息。

  在某超市北新道店收银台处,记者做了一个统计:10分钟内,有23名顾客办理付费,其中4人购买的物品较少,没有购买塑料袋;1人将所买物品放进了随身携带的包中;18人均购买了由超市有偿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对于连卷袋的使用,该超市也已加强了管理。 “如果看到有滥用连卷袋的顾客,一般会上前劝止。 ”该店店长赵廉茹告诉记者,在2008年6月以前,所有分店平均每天免费提供给消费者的塑料袋有10万个以上。限塑近三年来,分店在增加,塑料袋用量却在减少,目前每天销售的塑料袋约3万个。

  一些市民表示——替代品难寻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而很多被采访对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不用塑料袋用什么?

  “我认为,‘限塑令’无法有效落实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替代品。举个简单例子,我想在早市买一些水产品或者是豆腐、羊血一类的东西,你说我是该用纸袋装呢还是用菜篮子装?还得用塑料袋。”市民张先生的话,代表了许多市民的看法。许多市民表示,愿意为环保、为健康少用一些塑料袋,但总有一些必须得用的地方,这样的替代品要到哪里去寻。

  市民姚女士认为,“限塑令”实行3年来没有看到塑料袋大量减少使用,却看到给商家创造了商机。姚女士表示,她经常要自己花钱买塑料袋,所以对其中的“奥秘”十分清楚,一些超市出售的3角钱塑料袋,相同质量的塑料袋市场零售价也就2角钱。“我现在要定期购买塑料袋,用过后还给家里倒垃圾用。”姚女士说,“限塑令开始实施到现在,我家的塑料袋使用量并没减少很多。”

  在祥荣里小区居住的李先生认为,“对消费群体除了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外,还可以在利益、荣誉上给予引导,比如给购物者一个绿色购物卡,每天购物如果没使用塑料购物袋就可以在市场出口处盖个章并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后就可以免费得到一个布质购物袋或小纪念品。对经营者也可辅之以引导,例如用比塑料袋更低的价格向商贩提供传统环保型的包装物,把好的摊位冠以绿色摊位之称等。要使‘限塑令’发挥实效,应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集大众监督、媒体监督、政府职能部门监督为一体的立体监督体系,让公众真正参与其中,清楚‘限塑令’的执行情况,才能在公众中更好地推广‘限塑令’。同时,应完善配套设施,使‘限塑令’的效果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闫妍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5 22:42:46,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