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心理援助:别让社交恐惧影响你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1/6/8 9:40:09 | 人感兴趣

别让社交恐惧影响你的生活

  (董永生)

  某男性患者,今年20岁,半年来怕见人,尤其见到陌生人时内心惊慌,讲话不成句,因此常孤身独处。患者病前个性喜静,工作能力强。半年前小组会上发言时他因紧张而口吃,此后即自认讲话不行,转而内心忧虑,怕在人前说话,很快发展到怕见人,不敢抬头,更不敢说话。经医师检查诊断为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惧症又称对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主要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常独居屋内不愿见人。

  社会人际交往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很多人都想在社交场上做出最漂亮的表现。但是对于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这却是一个难题:是尽力表现还是小心保守?许多不擅社交的人都觉得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其实,那些总是被与社交恐惧捆绑起来的“御宅族”、“网络人”,往往只是存在着社交障碍,并未成为真正的疾病。

  有社交障碍的人群往往与社会接触较少,“涉世未深”却想努力地做到最好,所以总是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为免出丑,他们一般都会采取一些自认为“安全”的措施,如躲在家中不与人接触;逃避别人的眼神,以免看到不认同的眼神。因为过于专注自身的表现,导致由专注变成焦虑,演变为社交恐惧症。

  要克服社交恐惧症,请参考以下建议:

  不对自己作过高要求。有社交障碍的人对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表现要求很高,例如,他们认为说话不流利或神态不轻松是“失败的表现”,并坚信别人会因而嘲弄或是不接受自己。因此要自己表现得尽善尽美。其实,不擅交际可能只是暂时的,起初的表现不好,可以改进,不必对自己作过高要求。

  不用负面想法吓自己。认知理论的研究发现,有社交恐惧的人,身处社交场合中会根据自己内在的信息,例如他们的想法、感受与身体反应,来建构他们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在一些社交场合当中,他们以“观察者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表现,看到的自己犹如从别人的角度看他们一样。想要在社交中表现更加自信,就必须纠正负面的错误想法

  注意力应该转移到外在环境。负面的“信息”承载多了,就会在社交场合中越来越焦虑。因此,我们在社交场合应多采取“实地的角度”:通过我们双眼看到的东西,来观察身边的环境细节。进而确定我们看到的是其他人与周遭的环境,而不要顾及别人怎样评价自己。这样,即使有些不得体的举动,也能很坦然地纠正过来。

  在解释性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下一步可应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并辅之以放松精神的松弛疗法。

  如果患者通过心理和行为治疗效果还不明显,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所表现的症状给予恰当的药物治疗了,如使用先进的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抗恐怖强迫剂以及精神动力剂和脑赋活剂等。这些精神性药物具有明显的即时和持续性效果,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5 22:42:41,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