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元:领闯柴鸡养殖大市场
(赵志伟 杨丽雪)
“以前,我家的柴鸡蛋一到淡季就不好卖,那年受禽流感的影响,只能看着一箱箱鸡蛋干着急。现在多亏赵局长成立了柴鸡养殖合作社,鸡蛋好卖了,效益也增加了。”经营柴鸡养殖场的迁西县兴城镇田家店村村民吴桂清,总念着赵局长的好。
吴桂清说的这位“赵局长”,是迁西县原畜牧水产局局长、如今的龙顺柴鸡养殖合作社理事长赵仲元。1992年,赵仲元任县畜牧水产局局长,一干就是16年,在此期间他已经意识到迁西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柴鸡养殖。2007年,赵仲元退居二线,本可以在家享享清福的他却始终放不下心里的这桩事儿——壮大迁西柴鸡养殖产业。2008年4月,他多方筹集资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龙顺柴鸡养殖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年孵化能力100万只的柴鸡孵化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都想吃上绿色食品。迁西有158万亩山场,非常适合发展柴鸡养殖业。”赵仲元这样诠释合作社创办的初衷,“而老百姓由于一家一户的散养,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微乎其微,合作社的成立让这些散兵游勇组建了一个庞大的集团!”于是,合作社以成本价为养殖户提供雏柴鸡,并为他们提供饲料和技术支持,从而保证鸡蛋质量。等到产蛋季节,龙顺合作社收购社员们的鸡蛋,整合货源,通过合作社把鸡蛋销往外地。同时,合作社每年都回收社员的柴鸡,屠宰加工后储存到冷冻厂。这样,保证了养殖户的单鸡纯利最低20元,最高达50元。通过这种产销模式,真正做到了合作社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双赢。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开阔更大的市场空间,创社伊始,赵仲元便注册了“栗乡”牌柴鸡蛋商标,并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认证。他介绍说,“我们的柴鸡全部养在山场果树下,春、秋、夏三季主要以草籽、昆虫等为食物;到了冬季,柴鸡的饲料也是合作社按照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的配方专门配置的。这些柴鸡蛋,绝对是绿色产品!”
兴城镇大黑汀村赵素勇是第一个加入龙顺柴鸡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大户,他感触颇深地说:“合作社没成立之前,我家养了2000多只柴鸡,规模也不小,但总也摸不准市场的脉。自从加入了老赵的柴鸡合作社,我有了‘靠山’,买卖不愁,立马下决心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我每年养13000多只柴鸡,一年能获纯利10多万呢!”
历经三年多的努力,赵仲元的龙顺柴鸡养殖合作社已发展壮大。拥有年存栏两万只的华北柴鸡和种鸡场以及贮藏加工能力300吨的冷冻加工厂,共吸纳社员200多户,范围由迁西扩展到全市各县区和承德、宽城、兴隆、青龙等地,养殖柴鸡40多万只,直接带动500多人就业,带动农民年增收1000多万元。如今,“栗乡”牌柴鸡蛋已进入唐山市华润万家、瑞莎、金客隆、丰润嘉兴等九家大中超市,“栗乡”牌柴鸡蛋开始走出唐山,畅销京、津、秦,并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2010年龙顺柴鸡养殖合作社被评为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唐山市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