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培养知行合一的品质
发布时间:2011/6/22 9:14:10 | 人感兴趣

  培养知行合一的品质

  □唐剑锋

  知行合一,是一种品质。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说到做到”,就是“表里如一”,就是“知行一致”。说的一样,做的又一样,这个人的品质就有问题了,这个人就没有信誉了。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最先提出来的。知,指科学知识,行,指人的实践。知与行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即知,尤其应当实践,即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这样的教育,才算成功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贵阳学院有一个“知行合一论坛”,很受关注,对培养学生的品行,很有启示。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观。瞿振元认为:“知行合一”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辩证统一起来,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既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样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大学远离功利化、远离庸俗化,形成自己的个性,培养出“大学独立的灵魂”。于是,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才能更上乘。

  知行合一,是一种高尚,是一种与时代发展、振兴中华合拍的节奏。一个培养德才兼备学生的教育体系,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普通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不仅具有书本知识,而且具有实践的能力。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学用不能结合,高分低能种种现象,使一些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难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不是社会太挑剔,而是你“知行不一”,“知而不行,行而无知”。有人说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有人说这是糟蹋人才。不管怎么说,“知行不一”,都是一个坏毛病,算不上成功的教育。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更是“知行合一”的教育观。教育要办出特色,就要秉承“知行合一”理念,把“知行合一”作为大学追求,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每一所大学独立的灵魂,都要建立在“知行合一”的理念上,形成自己大学独特的个性。不然,就不可能办成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就不可能更好地为建设祖国服务,就不可能被社会各界接受。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损失,不能很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塑造“知行合一”的学生,贵在教育,贵在培养。于是,学校就要善于从人的认识规律方面入手,建立既注重书本知识,又注重实践认知的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处理好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知的理论与行的技能、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情商与智商的关系。从这样的大学走出的每一位学生,才都能够超凡脱俗,才都能够远离“知行不一”,才都能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品质,不仅适合学生,适合学校,更适合各级领导。领导的“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修养;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人格的力量。用人格的力量开展工作,指导工作,做群众工作,比用权力、用警力、用压制的效果更好,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有人称,这是一种绿色的“执政理念”。

  功利时代,“知行合一”的品质,就是远离浮躁。眼前、耳边,感觉得到、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到处充满诱惑,能静心读书,精心做事,需要一种定力,这就是“知行合一”,没有别的路径。用“知行合一”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教育出来的人才,一定能够担当大任。

.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16 6:46:05,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