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在岗位闪光——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主题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编者的话: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日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了“党徽在岗位闪光——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主题演讲比赛。比赛中,各位参赛选手介绍的“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就是全市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展示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榜样。为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对标赶超,以实际行动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续写不老的故事
(常月)
20年前,一篇《不老的故事》曾让她名动冀东大地,我从中读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情感,照耀出人性的大善大爱。
20年后,再听乡亲们讲她的故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童,他们心目中的她依然是当年的亲人!
在病魔面前,她昂扬向上,没有倒下;在荣誉面前,她淡定从容,没有迷失。40载行医乡里,她怀着朴实的爱,做着平凡的事,在不经意间,续写着那永远不老的故事!
她,就是唐海县十农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李兰荣。
40年前,她才15岁。乡间小路上,一个瘦弱的身躯背着药箱步履匆匆。
人们不会想到,为了掌握输液、打针的技巧,她常常拿自己的身体来练习,身上不知留下了多少红肿的针眼儿;
人们不会想到,为了掌握药量配比、治愈疑难杂症,她不知跑了多少路,遍访名医;
人们不会想到,她从一名小学肄业生,到一名乡村医生,再到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到底经受了怎样的磨难和艰辛!
30年前,她25岁,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站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她心底就立下一个誓言:要用自己的生命回报乡亲、回报党、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
人们不会忘记,在她新婚大喜的日子,一个难产的病人让她离开了洞房花烛!
人们不会忘记,她曾如亲生儿女般照顾苏大娘整整八个春秋、三千多个日日夜夜……
人们不会忘记,出生41天的儿子斌斌肺炎高烧40度伴着抽风的那一天,村民李金贵的爱人难产。一边是岌岌可危的儿子,一边是母子两个危在旦夕,李兰荣毅然给孩子打了一支退烧针后奔向了产妇家,而儿子斌斌经医院奋力抢救才保住生命。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感受着他微弱的呼吸,李兰荣的眼泪刷刷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也许,她的眼泪中最多的是歉疚,她欠家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20年前, 35岁的李兰荣,身患甲状腺癌入院手术。
那是怎样一幅场景啊!
曾记得,救护车来接她时,万人空巷,有那么多的乡里乡亲来和她道别!
曾记得,乡亲们流着眼泪,紧紧攥住她的手不肯松开!
曾记得,老人们顿足捶胸,老泪纵横,哭喊着:恩人,你一定要回来啊!你救了这么多人的生命,现在你生命垂危,我们却无能为力啊!
也许是父老乡亲的真情感动了天地,手术21天后,李兰荣奇迹般地回到家中坐诊,不到一个月,她就给13个孕妇做了检查,给30多个患者打针、吃药……
李兰荣挺了过来,这一挺又是20年。
然而,谁又会想到,面前这位永远面带笑容的乡村医生,竟是一位与癌症抗争了20年的胜利者!
群众说:“兰荣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将以生命记住她!”每当提起兰荣,孙素花总是哭着说:“她的好处我就是说上六天六宿也说不完,我就是死了都忘不了她啊!”每当提起兰荣,李林志总是说:“我们老两口的命都是兰荣给的啊!”每当提起兰荣,小玲玲总是说:“没有兰荣姨,我十个命也扔去了。”2010年,李兰荣经常帮助的一名东北籍打工者因车祸死亡,两名同伴临回乡来到她家,流着泪对兰荣说:“婶儿,我哥走了,临死前他嘱咐我们哥俩无论如何也要替他来看看你……”
是啊!李兰荣到底救治过多少人,没人能数得清楚!她就是这样兢兢业业,40年如一日,把“减轻病人的苦痛放在首位”的仁心善举,当作“医者之道”,让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叫“悬壶济世”,什么叫“医者仁心”!
李兰荣说,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我心中,永远有一面党旗在飘扬。是啊,党旗在心中飘扬,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党旗在心中飘扬,肩上就永远有沉甸甸的责任。从身边这位平凡的共产党员身上,我们读懂了一种庄严、一种神圣、一种崇高!
正是:“妙手丹心沐春风、心中自有党旗红;创先争优写大爱,不老故事传美名”!
.